非常道
走医联体之路 让儿科不再成“难科”
问卷印标准答案 “创文”岂容“被满意”
不是全麦 怎可称“全麦面包”?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问卷印标准答案 “创文”岂容“被满意”

□ 孔德淇
恶心 王恒/漫画
 

近日,各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冲刺关键期,一些“创文”城市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不文明苗头。武汉一社区居民反映,自己收到的文明城市模拟调查问卷,全被打上最佳选项的印刷体对勾。居委会回应:这样做是为了引导居民“填好”。(8月16日《中国新闻周刊》)

创建文明城市,是为人而创、为城而创、为地方发展而创,开展问卷调查的用意,即是了解市民对政府工作、城市建设和文明程度的真实感受,居委会却预设好了一套标准答案,让居民“照样全背”、配合表演,与其说是收集一线声音,不如说是形式主义在作祟,将“创文”和形象工程画上了等号。这样的创建形式,无视、裹挟民意,甫一开始就走偏了,其结果注定是扭曲、变形的。

如今,“创文”活动深受各地政府重视,一些城市甚至将通过问卷测评作为“硬杠杠”,否则将严肃追究责任部门和当事人的过失。在如此问责高压下,不少部门单位神经绷紧、慌不择路,一些原本为了城市文明的“创文”举措,异化为不文明行为,让好事变了味,反过来伤害了“创文”本身。这也暴露出部分城市搞错了面子与里子的关系,使“创文”沦为花拳绣腿乃至弄虚作假。

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综合性工作,把功夫下在日常,多办群众关心、基层需要、社会关注的好事实事,才是题中应有之义。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表彰的总评年,在此关键节点,各地政府部门更应将创建重心放到街道、社区、村镇、企业、学校、医院,扎实做好群众工作,而不是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待到评比前夕,期望“临时抱佛脚”,通过运动式治理来短期见效。

不论何时何地,文明城市的创建和评选都必须合乎文明要求。只有让创建文明城市回归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逻辑,加大对“创文”过程的督查力度,确保市民在创建和评选过程中的参与权和发言权,才能让生活在此间的人们拥有真正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