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
走医联体之路 让儿科不再成“难科”
问卷印标准答案 “创文”岂容“被满意”
不是全麦 怎可称“全麦面包”?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走医联体之路 让儿科不再成“难科”

□徐建辉
 

首都儿研所与北京朝阳医院儿科紧密型医联体合作运行以来,借助朝阳医院呼吸科、皮肤科的优势,儿研所派出专家进驻朝阳医院,加强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及皮肤病的诊治力度,朝阳医院儿科综合诊治能力不断提升。(8月18日新华网)

事实上,不仅是地区之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平衡,就是在同一座城市之内,各家医院之间也是互有优势和短板,医疗资源也不是平均分布的。这一点在一些特色专科医院表现得尤为明显。如这个首都儿科研究所,由于专攻儿科,一直以在儿科诊疗技术上有领先优势,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患儿到那里就诊。那么多求医心切的小患者一拥而入,这就难免会出现“看病难”“住院难”等矛盾问题。

那么这一状况该如何改变呢?加强医联体建设,走医疗资源共享之路,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上文所述首都儿研所与北京朝阳医院儿科医联体的成功运作,便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样本。具体便是共建儿科医联体,实现两家医院之间的资源共享、力量互补和通诊通治。简言之就是如今小患者们到儿研所看病,亦可在朝阳医院继续住院治疗,同时在朝阳医院治疗遇到疑难问题,也可更加高效地向儿研所转诊。这对求医心切的患者家人来说,当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利好与便利。

当前,儿科医疗资源不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备受关注。儿童是家庭的期望、社会的未来,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保障,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当务之急,要化解“儿科少、医生缺、力量弱”这些突出痛点,除了要从根本上加强儿科医生培养扶持和儿科医院科室建设投入,逐步补齐儿科短板,还上儿科“欠债”之外,更加广泛地建设儿科医联体,打破不同城市、地区之间,不同等级儿科医院科室之间的协作壁垒,有效推动儿科诊疗力量协调发展,实现“家门口看大病”,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实选择。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