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莫成“装害” 要“好”别不要“命”
非常道
对“失控”的小龙虾要“刹刹车”了
“医美机构仅14%合法” 说明了什么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8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医美机构仅14%合法” 说明了什么

□ 罗志华
 

“2019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万家,而非法经营的医美店铺数量超过8万家,合法医美机构仅占行业的14%。”在8月6日中国医美行业自律行动首阶段情况及趋势发布会上,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赖贞说。(8月9日《南方都市报》)

几千亿级的市场体量、每年40%左右的增速,很多富起来的民众,都希望能够“美起来”,导致近年来“颜值经济”呈井喷式发展,对整形外科医生的需求巨大。

但另一方面,供给却远远落后于需求。据《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统计,目前医美行业“无证行医”、超范围行医的医生数量超过3万名,而据2018年卫健委统计年鉴,整形外科专科医院医师(含助理)数量仅3680名。

不仅合法医生少得可怜,合法医美机构更难寻觅,并且在这些机构里,要么价格贵得吓人,要么根本不愿意做微整形等小手术。因此,在责备“黑医美”赚昧心钱的同时,也要问下:合法且质优价廉的医美服务在哪?正规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鸿沟靠什么来填平?

平衡医美供需之间的突出矛盾,对于净化市场至关重要。有了足够多的正规机构和正规医生,“黑医美”才会失去存在的空间。加大医美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培育更多合法的医美机构、动员机构以更亲民的价格提供服务,不让任何一种需求处于供给的真空状态,“黑医美”占主流的畸形现象方能得到根治。

还要看到,人才队伍和机构建设在短期内难以完成,且急速发展的医美市场也存在虚热现象,医美需求与供给失衡,部分是出于刚需,部分是出于人为炒作。部分美容手术可以不做,但机构的宣传攻势、医美APP的洗脑营销,以及看脸时代在求职、晋级、恋爱等方面的种种表现,无不助涨了“美容焦虑”,培育了很多非必要需求。端正一些不太正确的审美观、提倡合理消费和适度美容,从而为医美去虚火,也能发挥净化医美市场的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