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才兼备的重要性
父亲的背驼了
笋壳粽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6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父亲的背驼了

□ 淮北 李令飞
 

回老家看望父亲。返回时,父亲送我到村口乘车。老家老屋离村口约五百米。这段路上,发现了父亲不少新动作,走姿与从前大不相同,左右手虽然前后不停地摆动,但步子却迈得很小很轻,时有零乱,如履薄冰之感;手脚动作随意性大且不和谐,几乎找不着合拍之处;行走几十米,就得站一回,然后使劲挺胸并用手捏着腰部。父亲的背缩小了,驼样也有些明显了。返回途中,父亲送我到村口乘车那一幕,特别是缩小而较明显的驼背,在我脑海里闪现,翻来覆去。随之,我想起童年那段趴在父亲背上的时光;想起了年轻时的父亲,那神奇、负重的背。

记忆中,第一次感觉到父亲的背,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五六岁左右,还没上学。当年,生产队分配一头水牛作为家里的生产力,同时负有饲养责任。父母亲按照生产队安排参加生产劳动,定时登记工分;家里这头水牛放养任务主要由我来承担。放牛时间一般是每天上午十点半到下午两点,如果没什么特殊情况,如刮台风、下大暴雨等,就必须按时把牛赶到村外放养。有一天,毒日当空,我牵着牛在田埂上吃草,被晒得满脸通红,头晕目眩。回到家里,觉得很累,额头和脖子像烫过似的,是发烧了。父亲用手按了一下我的额头,接着摸了一下我的脖子,脸便严肃起来,觉得不对劲了,赶紧到厨房里拿出一个碗,取适量草木灰放碗里,加适量的清水,制成偏方药水,给我治烧。

第二天上午,父亲参加生产队劳动回来,看我没退烧,心里十分着急,顾不上吃午饭,光着脚丫,背起我往离家5公里的农场医院去治病。烈日下,没走多远,父亲的衣服就像被雨淋过一样,湿漉漉的。父亲饿了,也累了,我求他将我放下走一段,但他不从。“都烧成这个样了,还走什么路,赶快到医院才放心。”父亲边说边背着我三步变成两步跑。那一次,我感觉父亲的背是那样壮实、宽大。当天,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医生给我打了一次屁股针,包了三包药,父亲又背着我回家。往返十余公里,父亲的背其实是一辆小型的“救护车”啊!

老家东边有一座连绵不断的山,海拔高度两百米左右,离村子约两公里,村民经常到山上拾柴火,父亲也不例外。一次,我跟父亲拉着牛车上山拾柴火,父亲骑在牛背上,我挨着父亲坐着。刚坐上牛背时,我心里有点慌,但一贴到父亲的背,心里便安定了。山路大半狭小、崎岖、弯曲,上坡、下坡就有五六段。上山时,由于空车,牛的压力不大,行走较轻快自然。下山时,满载而归,整个车子装满柴火,高出车子的平板一米五左右。路面平坦时,父亲叫我搂着他的身子贴近背,然后,轻轻地敲打牛屁股几下,牛便加快了步伐。遇到下坡时,担心牛失控,导致翻车并有可能把我抛离牛背的危险。这时,父亲用力踩住牛车头,左手拉紧牛绳,挺直着背,右手反过来拦住我的身子,以紧贴其背部,然后说,“抓紧一点不怕”。上坡时,牛背出现较大的坡度,牛头高扬,屁股低落,父亲防止我滑下牛背,一边控制牛慢慢行走,一边用右手揽紧我的身子,然后说,“坐稳一点不怕”。

砍柴一趟,上山下山,上坡下坡都十几回,尤其是下山遇到下坡那五六回,每一次,我都揪心,但都是有惊无险,那是因为依靠着父亲的背。父亲的背,是安全的港湾。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