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才兼备的重要性
父亲的背驼了
笋壳粽
下一篇4 2020年6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浅谈德才兼备的重要性

□ 合肥 周彪
 

才华是把双刃剑,有德行的正人君子拥有,会产生利国利民效应;奸佞小人拥有,就会祸国殃民。古人强调,才是德之资,德为才之率,还是有远见的。纵观历史,旦凡是能祸国殃民的奸佞小人,都具有超出一般常人的才能。秦王朝那位指鹿为马的赵高,曾经是大秦王朝的法律专家,很受秦始皇赏识,并被指定为胡亥的老师,也正是这样一个奸佞小人,从一己之利考虑,威逼丞相李斯,合谋篡改遗诏,抚胡亥上位,最后,又亲手把大秦王朝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隋王朝奸佞小人虞世基,不仅是年轻才俊,而且文章、诗词也堪称上等,书法也是造诣颇深,只是他守不住为官做人的道德底线,终于沦落为拍马溜须,阿谀奉承,说假话,报假情,毁灭大隋江山的帮凶。

宋朝蔡京,书画堪称一绝,凭此特长赢得了当朝皇帝赵佶的“芳心”,倍受帝宠,手握重权十几年,在他祸害下,北宋朝官场黑暗,民不聊生!南宋奸相秦桧,进士出身,不仅文章功夫了得,书法更被誉为南宋第一。再看看大清帝国,最大的贪官和坤,此人不仅文才过人,还通晓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尤其善长理财,深得乾隆皇帝宠爱!

历史上这些奸佞小人,真是不缺其才,而缺其德。面对这种情况,不能不发人深思。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提倡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排在第一位,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基础不牢,必然是地动山摇!中国历朝高官出现问题,似乎都与这个基础不牢有关系!自古以来,中国的统治者,在选人用人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史载,尧帝在传位时,坚持把帝位传给舜,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原因就是丹朱德行较差,舜是大家公认的德才兼备的好接班人。

尧说:“把帝位传给舜,是天下利,一人病;把帝位传给丹朱,是一人利,而天下病。”同样,舜帝在晚年选择接班人时,也不选德才并不出众的自己儿子,而是选择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这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德才兼备才是选人用人的标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德与才要求侧重点有所差别,基本的规律是,战乱时期,诸王争霸,大多数统治者强调才能优先,如三国时代的曹操,就反复强调唯才是举,不在乎德行上存在小瑕疵,只要有才,为我所用就行。他说:“有进取心的人,未必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不一定有进取心。陈平忠厚吗?苏秦守信吗?陈平却奠定了汉朝的基业,苏秦却拯救了弱小的燕国。”国家一旦统一,政权稳定,走上和平发展时期,统治者就更加注重人才的品德标准。

总而言之,无论是战乱时期,还是和平发展时期,统治者在选人用人上,都没远离德才兼备这一主题。 一些领导干部,很少因为才能不足而误国误民的,恰恰是道德品质出现了塌陷,基本信念发生了动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生了扭曲,把手中的权力当作谋私的工具,追逐金钱,贪恋美色,把党和国家的利益置于脑后,成为国家和人民的敌人。

一位哲人说,读史使人明智。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上看,加强各级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党中央再三强调,选人用人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明确把人的品德放在重中之重,这是非常具有针对性。我们強调以德为先,并不是排斥个人的才能,两者必须互为支撑,相得益彰。

就一个领导干部而言,如果只有美好品德,而缺乏与其职位相匹配的能力,充其量只是一个老好人,很难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如果才能过人,品德低下,才能就极有可能成为祸国殃民的工具。历史与现实都告诉人们,一个人的聪明才智,确实是长处与优势,但这种长处与优势,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作基础,极有可能产生危害国家与百姓的恶果!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