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老合肥们对庐剧一定很熟悉,对从前的合肥市庐剧团也应该很熟悉。合肥市庐剧团的前身是安徽省庐剧团,2005年,又更名为合肥市庐剧院,2010年底转企之后,它的全名更洋气了,“合肥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庐剧院”。据院长段婷婷介绍,庐剧团今年将在滨湖新建一个剧场,庐剧作为合肥的特色剧种,终于有了更气派的“门脸”,而光有“门脸”是远远不够的,段婷婷说,她希望庐剧将来能“一票难求、连演十几场座无虚席”,她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问:转企之后的显著变化有哪些?
答:公司正式开始企业化运营是在2011年6月,在国家统一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始转企。我们原来和文化广电出版是一个系统,转企之后成为合肥文广演艺集团,是其下属子公司。
转企之后,政府加大了重视和关注,在某些方面比以前要好的多。转企后员工工资是之前的1.5倍。以前二级演员也只拿1100元,现在刚进团最低工资就有1800元,这还是除了绩效之外的。
问:目前庐剧院的发展如何?
答:今年对庐剧应该说是打翻身仗的一年,外部环境等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正好赶上建院60周年,如果今年的三部剧目都能受到大家的支持,2012年应该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一年三部戏对庐剧院来说已经是开了先河。《荠菜花》之后《天河》即将投入制作,《孔雀东南飞》力邀戏曲编剧于清风打造的,这个剧已经被列为安徽省重点项目。《荠菜花》是一级编剧杨刚老师的作品。
庐剧的瓶颈是编创人员的断层
问:庐剧团这些年有没有大批吸收新人?
答:在五年前招收一批定向委培的40名学员,今年毕业,马上就要进团了,在省艺校委培的。40人我们择优录取,进行入团考核,6月份进团。
问:您是什么时候进团的?
答:我是2003年调到庐剧团的,当时是合肥市庐剧团,那时我们在淮河路办公,还属于文化局,第二年更名为合肥市庐剧院。我是半路转行,之前是在企业艺术团(合肥四方集团艺术团)担任主持人和歌唱演员。我2011年3月接任团长。
问:当时接任时是什么样的情况?
答:当时是正在转企的时候,一些过渡工作还没完成。当时最大的难题就是留住现有人才,制定发展方向,后来都一一得到了解决。
问:上任一年多,现在庐剧院有什么改善和变化?
答:首先接任后投资拍摄了史无前例的庐剧经典唱段的MTV,马上就要出版发行了,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以后在卡拉OK就能点唱庐剧了,在音像店也能买到正规院团出版的DVD,这些经典唱段有原创也有传统,都是院团演员演的。
以后在卡拉OK就可以点唱庐剧了
问:剧团排的戏除了在合肥演出,有没有在其他地方演出过?
答:庐剧的商业演出我们2005年去香港演出过,一个是《李清照》,一个是《白蛇传》。当时反响很好,是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出去演的)。
问:转企之后,剧院投入最大的一部戏应该就是《荠菜花》了。
答:这次《荠菜花》的二度创作十分给力,包括舞美、服装道具、唱腔设计等,都是为了有新的庐剧观众能够喜欢。庐剧的发展与传承必须齐头并进,要把好的传统传承下来,但是求发展必须要创新,不然没有办法吸引更多的新的观众群体。年轻人不喜欢你做的东西,你传承的再好没办法生存,只能进博物馆。
我觉得不管在什么条件下,你排出来的作品都不能装箱入库,应该发挥你的初衷,我们是做宣传和文化的,我们需要把它呈现在舞台上送到千家万户,本来艺术就来源于生活,当我们把它呈现在舞台上时,它也应该回归于生活。
问:据您了解,庐剧的受众群体是什么样的?
答:以中老年为主,他们对传统的还是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据我了解,当时一票难求说的是庐剧而不是黄梅戏,庐剧作为地方文化开展得比黄梅戏要好。一个剧种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去蜕变,虽然要保留精髓,但是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关注点我们需要研究,否则我们的发展会遇到瓶颈。
问:庐剧是合肥的一种特色,但是老百姓似乎不愿意掏钱看庐剧。
答:这是市场发展的一个弊端,庐剧是一个地方剧种,再加上发展上的停滞,不久的将来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等我们的艺术剧院落成后,有了一个固定的演出场所,我相信老百姓会愿意看的。我们的宣传各方面都不够好,近十年我们也排了很多戏,但是演出条件演出场所跟不上,影响了市场推广。
问:您觉得这个剧种会有消失的迹象吗?
答:如果剧种得不到社会各界认可,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可能就会面临消失的尴尬。所以我们更要去培育市场,要有依托,进入良性循环。
年轻人不喜欢,传承得再好,也只能进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