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陪孩子读经典”激发全民阅读活力
悟懂这三句话,家庭会越来越好
和那个让你笑的人在一起
高校“恋爱课”不应只教大学生谈恋爱
岂能让“野味”在社交平台“撒野”
3上一篇 2024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岂能让“野味”在社交平台“撒野”

郭元鹏
 

社交平台野味随便交易,直播打猪猎鸟售卖工具,消失的野味在网上卷土重来。近日,有野生动物保护民间组织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线索称,禁止以食用为目的养殖的果子狸、竹鼠等野生动物,近期又被大规模饲养了,且有不少人在网络平台晒出、出售以食用为目的的竹鼠、豪猪等视频内容。 (4月22日《法治日报》)

社交平台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如今已成为商品交易的“农贸市场”。当这个“农贸市场”变成了野生动物的悲剧舞台,我们必须审视这一现象背后的严重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对法律的公然挑衅,更是对生态平衡和公共健康的严重威胁。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利益链条。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违反法律规定,通过网络直播打猪猎鸟,售卖捕猎工具,甚至公然在网上晒出、出售以食用为目的的野生动物视频内容。 这些“拿不上台面”的东西,何以在社交平台一路绿灯?是不法人员太嚣张,还是平台在装睡?

治理乱象,需要让“重来的野味”尝尝“法律的滋味”。一方面,监管的鞭子在网络面前,不可“鞭长莫及”。对于执法部门而言,需要将执法的触角深度触及互联网,不能只是在市场转悠,不能只是在饭店转悠,也需要到网上看看。记者能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也应该能发现。另一方面,要提升法律打击的标准。不管是网上销售的,还是网上购买的,都必须一律打击。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要想查清楚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技术障碍。所有的交易都是有网络痕迹的,要顺着这些痕迹将销售和购买者“一网打尽”。此外,需要对涉事平台严厉处罚。网络平台不应该成为非法野味交易的温床。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法律、平台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形成打击非法野味交易的强大合力。不管是社交平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监管不力,都需要承担责任。“野味”开始“撒野”,需要法律撒网,社交平台不能成为“野味”撒野的“野外”。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