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飞机扔硬币”必须顶格处罚
时光,不会亏待努力向上的人
真正厉害的人,都在打磨专注力
扫码缴费,不能扫掉了消费者权益
警惕“鼻吸能量棒”带来“负能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0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扫码缴费,不能扫掉了消费者权益

栗 水
 

扫码购物、扫码点餐、扫码缴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扫码消费越来越普遍。不用带现金,不用找零,手机一扫就能瞬间解决消费问题,快捷又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强制关注、夹杂广告,特别是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让消费者备受困扰。(10月29日《法治日报》)

科技在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扫码消费如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支付方式。扫码消费不但轻松便捷,还节省人力成本,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然而,随着扫码消费的普及,一些商家的强制关注、夹杂广告,也让消费者陷入了困扰。特别是别有用心的无良商家,将扫码消费变成收集消费者信息、营销推广、诱导消费的工具,藉此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并将消费者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扫码消费,原本是方便消费者和商家,但是不少商家却要求必须关注商家的公众号才能结账支付。这种“形式上自愿、实质上强制”的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不仅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更涉嫌侵犯个人信息权。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侵权行为愈演愈烈。

扫码消费可以理解,但不能强制,更不能“一刀切”。对此,管理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规定,督促商家保护好消费者个人信息。与此同时,作为商家不能唯利是图,应多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在扫码消费的同时,现金结算也应保留,在保证二者协调统一的情况下,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从而为整治“霸王式”扫码乱象、保护消费者权益开了个好头。然而,仅此还不够,我们一方面需要消费者协会帮助依法维权,另一方面需要消费者敢于对强制扫码消费说“不”,每个消费者都不要碍于情面、忍气吞声,而应该敢于较真,甚至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遏制扫码消费中的违规行为,更需要所有商家尊重消费者意愿,守住法律底线。顾客是“上帝”,能不能把“上帝”放在心上,是衡量商家是否诚信能否成功的关键。

总之,扫码缴费不能扫掉了消费者权益,不能成了“霸王消费”,全社会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守好公民隐私安全防线,保护消费者权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