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相机的普及让“随手拍”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无处不在的镜头也把每个人置于被“偷拍”的风险之下。日常生活中,你有“随手拍”的习惯吗?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0%的受访者有“随手拍”的习惯。71.6%的受访者指出“随手拍”可能会侵犯隐私权、名誉权。66.4%的受访者指出未经被拍者同意不能把照片或视频传到网上。(9月21日《中国青年报》)
随着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日常生活中,“随手拍”、街拍现象已极为常见,不仅是公众人物,连普通人都可能成为被拍摄对象。一些所谓的“随手拍”、街拍已经跑偏,有人肆意偷拍女性隐私部位,将“软色情”照片在网站、论坛上公开售卖,渐渐形成黑灰产业链,成为令人厌烦的一种新型“城市牛皮癣”。
此前据媒体报道,夏日来临,京城时尚街拍胜地三里屯太古里附近,成了时尚年轻女孩“打卡地”。因而,街拍内容的主角,大多为年轻时尚女性,拍摄重点基本集中在女性敏感部位,评论大多含有性暗示意味。特别是,网上存在许多发布有大量偷拍照片的街拍网站,各种网站、客户端上,打着街拍创作名义发布偷拍视频、照片,街拍网站和偷拍者都可通过这些视频、照片盈利。
事实上,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民法典》对隐私权作出清晰界定,加大了对肖像权的保护力度,即使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拍摄,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就公开的,原则上也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
因此,必须依法严管镜头,别让“随手拍”变“随意拍”。首先,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监视、摄像设备的管理,尤其是加大对“偷拍神器”之类的“三无”产品的查禁力度,把好关口,堵住源头,遏制偷拍现象,保护公众隐私。同时,一旦发现偷拍行为,应依法追究刑责。至于有人将偷拍他人的照片或视频,在网上公开发布和传播,以此牟利,已经涉嫌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和隐私权,受害者可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基本权益,让侵权者受到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