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昨天上午,由中共五河县委宣传部主办、合肥市蚌埠商会承办、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和安徽省影视家协会共同支持的“五河民歌研讨会”在合肥举行。来自省内外艺术领域的50余位专家和嘉宾就五河民歌的形成演变、音乐文化艺术特色和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对五河民歌的保护传承、文旅融合等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五河民歌是流传于五河县及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近年来,五河县积极推动民歌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三进”活动的开展,提倡 “民歌传承从娃娃抓起”,将五河民歌改编成适合孩子传唱的 《五河民歌乡土教材》,每年安排民歌进校园不少于20个中小学。并于2019 年建立了五河民歌数据库,编印出版《五河民歌选》两辑。自2007年首届“通城国贸杯”五河民歌会起,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九届五河民歌会,今年年底将举办第十届。此外,还组织优秀民歌手参加全国、全省的民歌大赛,让五河民歌的影响不断扩大,知名度不断提高。
五河民歌是活的历史见证,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和小调三大类,是淮河流域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典型代表之一。2006年,五河民歌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有国家级传承人推荐人选1人、省级传承人3人。2008年6月,以《摘石榴》《打菜薹》《五只小船》《大米好吃要把秧栽》等为代表的五河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五河民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当天的会议现场,五河民歌手薛胜友、王芹,青年琵琶演奏家王珂玥现场演唱、演奏了《摘石榴》《打菜薹》等五河民歌。欢快优美的旋律、朴实的演唱风格,以及娴熟的琵琶演奏技巧,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