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七月,雨水偏多。那么在古代,古人是如何避雨的?如何防洪呢?
雨具“进化史”
蓑衣,最初是用草编织而成的挡雨器具。我国在上古时期,人们为了抵挡风雨的侵扰,起初只能用野草裹住身子,以遮雨水,久而久之形成了蓑衣。《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就记录了当时人们穿蓑衣的情况。“蓑笠,备雨服。”说明是充当雨具之用的。
春秋战国时代,百姓在下雨天,通常是身着这种草衣来从事劳作的。蓑和笠的关系,如同今日雨衣和雨帽的关系,所不同的是“笠”的制作原料是竹子,而不是草。而且“笠”晴雨两用,既可避风雨,也可防烈日酷暑。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那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蓑衣进一步的雨衣,是用丝绢一类纺织品涂上油后做成的,称“油衣”“油帔”。 明代后,雨衣的制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种。
贵族男女的雨衣,就是用一种柔软而不渗水的高级玉草编织而成,取名为“玉针蓑”。
而伞,则是我国古代另一种常用的雨具。“伞”,亦作“躇”,《正字通》说:“伞,御雨蔽日,可以卷舒者。”
先秦时,伞又称为“簦”。我国远在夏、商、周三代已发明了雨伞。
元魏之时的伞是“便于步行骑马”的油纸伞。油纸伞在这一时期的出现,是由于汉代已经发明了纸,人们开始用廉价的纸来代替昂贵的丝帛,并在纸上涂以油脂或桐油,使之经久耐用。
到了宋代,油纸伞在民间普及。因此在名画《清明上河图》里,据统计共有42把伞,可见当时伞的普及和流行。宋初陶毂《清异录》卷下就记载道:“江南周则,少贱,以造雨伞为业。”
明清时期伞的品种很多,同时对伞的使用亦有严格的限制。从形状来分有方伞、直柄伞和曲柄伞,根据颜色又可分出紫、红、黄等不同种类,根据制作材料又可分罗绣伞、油绢伞等种类。不同的等级使用不同的伞,而清代则规定,庶民不得用罗绢凉伞。
除了遮雨器物外,雨天在外行走,还要顾及地下的潮湿泥泞,于是就有了雨鞋。
先秦时有一种双层底的鞋,称“舄”,底层上腊。当时建筑多是泥地,贵族行礼久立,恐湿气侵下,“故复其下使干腊也”。可以推想,下雨贵族们可能就用它当雨鞋。
还有一种古时候的雨鞋,那就是木屐,防硌、防扎、不怕雨。相传这种鞋是谢灵运发明的,是为了登山用的,所以它有一个名字叫“谢公屐”。苏东坡先生可是木屐的忠实粉丝呢。此外,明清时还有一种钉鞋,鞋底施钉,鞋统、鞋面涂敷桐油,雨天套于常鞋之外穿着。
防洪预警如何做?
我国古代各朝制订过许多防洪法规,从制度上保障防洪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金朝泰和二年(1202年),金章宗颁布实施的《泰和律令》中的《河防令》,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防洪法规。
《河防令》的颁行,不但对当时金国占领下的黄河、海河等水系的防洪工作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的河防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金以后各朝代的防洪法规,多由《河防令》引申而来。
在古代,黄河常决口淹没农田村庄。为防洪,便产生了“水报”。在黄河堤岸备有报汛的“塘马”。当上游地区降暴雨河水陡涨时,封疆大吏遂将水警书于黄绢遣人急送下游,快马迅驰,通知加固堤防、疏散人口。当时有的一昼夜迅奔500里,竟比洪水还要快。
报告水警还有一种独特的“羊报”。所谓“羊报”,就是报汛水卒。当测得险情时,“羊报”便迅速带着干粮和“水签”(警汛),坐上羊舟用绳索把自己固定好,随流漂下,沿水路每隔一段就投掷水签通知。下游各段的防汛守卒于缓流处接应,根据水签提供的水险程度,迅速做好抗洪、抢险、救灾等各项准备。
“羊舟”也很独特,它用大羊剖腹剜去内脏,晒干缝合,浸以青麻油,使之密不透水,充气后可浮水面不下沉,颇似皮筏。
元代时,朝廷还据自然条件,设有陆站、水站、轿站、步站等报警驿站。东北地区由于路况差,故设有狗站,训练狗作为通信报警工具,用于报告水警的狗最多时达3000条。当时,在辽东、黑龙江下游等地区就设立有15处狗站用于报告水警。 据《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