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一天吃三顿饭已经习以为常,有时候下午来个下午茶,晚上再加个宵夜,那可就不知道一天算几餐啦。不过你知道吗?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天可是只吃两顿饭的哦。
古人的一日两餐
原始社会,人们饿了就吃饭,不饿就不吃,还没有需要定时定点吃饭的说法。据历史学家考证,中国至少从有文字史的商代就实行一天两餐制,上午七至九点为“大食”,下午三至五点为“小食”。
《宋人生活水平及币值考察》一书提到,宋朝人“每天仅早晚两餐,官员士人概不例外”。
南宋诗人宋洪迈亦有诗云:“只把鱼虾充两膳,肚皮今作小池塘”。“两膳”即说明了当时人们一天吃两顿饭的情况。
到明清时,人们还是习惯一天吃两顿饭。日本人曾根俊虎在《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中记载了当时人们的吃饭情况:“各人饮食大概一日两次……与上海相同”;乾隆皇帝一天也吃两顿饭,叫做“早膳”与“晚膳”,没有“午膳”一说。
著名摄影家庄学本在1934年考察川西羌族地区,那个时候当地的人们还是一天吃两顿饭,上午十点左右吃早饭,下午五点左右吃晚饭。
古代食物有多难得
不过,你以为一天吃两顿饭是因为古人比我们更不容易饿吗?实际可不是哦。在古代,农业生产比较落后,粮食产量也比较低,在很多外来粮食、蔬菜、水果品种没有引进中国之前,老百姓的食物是比较匮乏的。孔子在《论语集注》中曾记载:“朝曰饔(yōng),夕曰飧(sūn)”。而据《说文》记载:“饔,孰(熟)食也。”大概意思就是:早上的饭都是现生火现做饭,也就意味着与“饔”相对的“飧”不是专门生火做饭,而是“食之余”。
直到明清时期,京城食用的粮食还大多从南方经大运河运来,时称“漕粮”。由于运输成本高昂,一石粮食往往费银数两。而有些八旗兵丁“不知运粮之艰,既得粮米,因暂时有余,遂卖银钱,以供几次饱餐醉饮。及米不继之时,妻子又皆不免饥饿。”
因此,清朝严禁卖米与奢费,可有些人认为这不过是寻常小事,颇有怨言,康熙则驳斥说:“米者养人之本,为人上者,不留心省察,可乎?”
一日两餐向一日三餐的过渡
从汉朝时,部分人群开始出现了“加餐”的现象,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在全社会推广。而且,加餐并不是习惯,只是偶尔。元朝诗人、评论家方回在《续古今考》里这样说到:“近世东南省斗学粮养士……多止两餐,日午别有点心”,只有“士”在中午才有“点心”作为加餐。
唐朝是中国最富裕的一个朝代,忧国忧民的杜甫都在诗中承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警世通言·卷十七》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唐朝甘露年间,有个王涯丞相,官居一品,日食万钱。府上的厨房与一僧寺相邻。每天厨房刷锅洗碗的水,倒进沟里,会从僧寺旁流出去。有一天,寺中老僧出行,看见沟中流水里面有白白的东西,大如雪片,小如玉屑。于是走上前去细看,原来是从王丞相厨房的锅碗里洗刷下来的白米饭。
唐朝对外往来频繁,大量外来的粮食、蔬菜、水果品种被引进种植,极大丰富了百姓们的餐桌,所以人们逐渐可以在一日两餐之外加餐了。
一日三餐的普及
到了清朝,著名理学家张履祥在《补农书校释》一书中提到佣工们“炎天日长,午后必饥;冬月严寒,空腹难早出。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以早粥”。意思是:夏天白天时间太长了,中午必须加“午餐”才能有力气继续干活;冬天太冷了,早晨空腹没办法出去干活,必须先喝点早粥,等不到十点再吃早饭。
到了民国时期,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更为普及,并沿传至今。 据 河南卫视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