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劝酒陋习要亮出法治利剑
大胆尝试,勇于突破舒适圈
接纳自己,认清自己,改变自己
强制报告无缝对接诊疗系统值得推广
严禁“脏车入城”也是一种权力任性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4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强制报告无缝对接诊疗系统值得推广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江苏淮安市检察院联合当地卫健委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中,增设强制报告“红橙黄”三色预警功能。当未满14周岁女孩登记入院后,如果有妊娠怀孕情况,系统就会自动跳出红色预警,提醒接诊医生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报告,同时通过强制报告平台向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报告。

值得一再普及的是,强制报告,不是道德选择而是法定义务。当公职人员和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组织、从业人员,比如老师、医生等,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不法侵害及面临不法侵害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是他们的法定义务,如果不报告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受到处罚。

儿童侵害案件,多发生在隐蔽的角落,唯有让这些侵害浮出水面,才能对儿童实现尽早保护。如果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每一个机构、每一个人都能及时预警、有效连接,那么这张频密的网络将让更多孩子及早远离危险。

强制报告,关键自然是报告,没有儿童侵害的线索,自然也谈不上及时有力的保护。但在现实中,当强制报告的主体要作出报告的决策,却不得不直面多重因素的影响。我们不怀疑,当老师、医生等强制报告主体在发现未成年人受侵害时也能感受到切肤之痛,也会迸发善意和责任的火花,但只“公开”站出来亮明自己报告者的身份这一点,相信就会为很多人带来心理压力,更不用提担心报告后的打击报复。

淮安在诊疗系统中增加的“一键报告”模块,解决的正是这个难题。它不仅明确了医生发现可疑线索后向谁报告、如何报告的问题,更关键之处在于,它可以如此便捷、“静悄悄”地进行,这也意味着医生的决策被与其他诸如人情等压力源进行了隔绝,至少在那个特定的场景和时间节点,制度的“强制”得到彰显和体现,医生的“报告”初心得到保护。

我们期望,预警嵌入诊疗系统这一个小小的改变,能让更多侵害儿童的线索浮出水面。当更多之前隐蔽的线索在医院这个关键当口被侦破、被截获,对这个系统内的医护人员来说,相信是一种莫大的自我激励——“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将激发出更大的勇气和智慧。

我们期待淮安等地这种预警嵌入、一键报告的创新做法得到更广泛地推行。 光明网评论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