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性隐性岐视,监管必须高调
“生命教育”是“网红课”也是必修课
最高级的断舍离,是整理自己
让自己保持优秀的5个习惯
文明城市应当容得下孩子的作业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生命教育”是“网红课”也是必修课

钱夙伟
 

起初她是被课名“生命的省思——如何过好这一生”吸引,没想到在课上,她与“孤独”对话,摆脱了“玩乐焦虑”,还在自己的“墓志铭”作业中认真写下了“埋葬在这里的人曾经很热烈地活过、爱过”。她说:“人生很辽阔,要好好地探索属于自己的生活。”(2月14日《中国青年报》)

同济大学2023年的新学期还没开学,这门课程的240多个名额再次被早早抢空。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约有20余所大学开设了生死教育相关课程,很多课程一经推出就收获了不少“粉丝”。广州大学的“生死学”这门课上了20多年。生命教育课成了学生眼中的“网红课”。

有专家表示,“生命教育”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成长与发展、本性与价值。当近年来青少年“躺平”“轻生”已经成为一个令人沉重的社会问题,“生命教育”更有着现实的紧迫性。数据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凸现出近年来的教育,存在着足以引起高度重视的薄弱环节。

珍惜生命,是与生俱来的至高无上的人生原则。有的孩子仅因为人生中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放弃未来甚至生命,对神圣的生命毫不珍惜,这显然是平时生命意识教育缺位的后果。

生命对任何人都只有一次,怎样把生命的价值最大化,在有限的人生里,实现崇高的人生理想,这方面的教育近年来显然有所放松。

人生的挫折是无论谁都免不了的。但是,现在这方面的教育尤其欠缺,遇到挫折和问题,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轻率地采取一种对别人、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态度。这都显示出在巨大的学业压力下,家长、学校过多关注课业成绩,而忽视了青少年的心理困扰,生命教育课程缺失的短板亟待补齐。

“生命教育”成“网红课”是好现象,但更应成为系统性地贯穿于整个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为每个孩子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