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自动续费的“坑”要用法治填平
养成6个好习惯,不辜负每一天
平平淡淡才是真,健健康康就是福
治理“不合理低价游”,老顽疾更需新药方
“响应停靠公交”不妨在全国推广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治理“不合理低价游”,老顽疾更需新药方

木须虫
 

针对“购物团消费不达标不给房间卡”事件,2月7日晚,广西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方回应称,经初步核查,桂林市万邦国际旅行社、导游涉嫌“不合理低价游”和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已被立案调查。(2月8日 中国新闻网)

“不合理低价游”暗藏猫腻由来已久,却又屡禁不止。“不合理低价游”与强制购物及提成是“孪生兄弟”,旅行社通过低价合同招揽游客,再通过购物提成实现服务收益。

很明显,“不合理低价游”虽是价格违法的行为,却满足了行业内部不正当竞争的需要,同时因行业特殊性,即可以通过服务过程的强势地位实现利益的转嫁,与纯粹的市场“价格战”有很大的区别。

早在2015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就出台了关于打击“不合理低价游”的意见,不少地方都出台了诚信指导价,明确“低价游”的界线,但“不合理低价游”仍旧存在,在旅游旺季导游强制游客购物的现象依然频发。“不合理低价游”与强制购物互为因果,更深层次在于服务市场封闭,形成的利益绑架。一直以来,导游都无法独立执业,只能通过旅行社来获得客源,在利益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这直接导致了旅行社从旅游服务组织者蜕变为纯粹的中介,旅行社向导游按游客人头收到费用,乃至导游向旅行社“购买”游客,将旅游服务变成一场赌局,而导游只能通过游客购物获得提成,在无法保证预期的情况下,强制便成了手段,如此类消费不达标不给房卡便是典型。

治理“不合理低价游”,老顽疾更需新药方,在加强监管执法的同时,关键还是要推进旅游服务市场改革,充分运用法治、市场的手段来规范旅游服务市场,将旅行社“不合理低价游”纳入反不正当竞争范畴内规制,放开导游执业限制,放开旅游服务市场,如导游依托协会执业,服务费用明码实价,导游服务费游客直付等灵活的机制,让要素在服务中合作,相互制约,最终实现市场微观的自洽。此外,也要引导游客理性消费,懂得尊重服务价值,走出唯便宜是从的畸形心态。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