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相约,去摘火龙果。没犹豫,我答应,且早早地去了。秋天刚结束,进入的冬天,以一场大风掀开季节大幕,风带冷劲,横扫已显苍茫的大地。火龙果在大棚里彤红,如心跳,坠在绿色的枝干上。大棚连排,占了好几百亩的田地。这几百亩的田地仍在春天里,反了季节的土地在做温暖的事。火龙果很甜蜜,摘一枚,撕去外皮,美美地吃,汁液在我的口腔流连,似在诉说,说天的事,说地的事,说人的事。
火龙果本是热带植物,几年前还是稀罕物,这几年引进来,扎了根,开了花,挂了果,捧在了人们的面前。火龙果是水果之王,富营养,好看,更好吃。火龙果的花也很美,可惜不在季节里,没能一睹芳颜。几百亩的火龙果是一俞姓女士种植的,俞女士和朋友熟悉,对我等格外热情。俞女士是有思想的人,流转了土地,办了以火龙果种植为主的公司,摆脱了过去单一的“一油二稻”的种植模式。俞女士介绍,种植火龙果效益不错,可真正体现土地的价值。大棚里有慕名而来的采摘者,采摘者多带着孩子,在火龙果高大的枝干“丛林”里穿梭,小心地选果、摘果,火龙果枝干上有刺,不小心会刺疼手指。好吃的果子不是好采的,倒让孩子有了另样的收获。
孩子们捧着偌大的火龙果啃食,幸福感满满的,免不了抹得一嘴脸果红,这红漂亮,纯自然的色彩惹人爱。有人忙着拍照,一边是彤红的火龙果,一边是红脸庞的小孩子,为之,初冬增添了不少的情趣。大棚里还有在做网络直播的,将火龙果挂满枝头的盛景通过网络八方发散。俞女士说这是抖音带货。好果子得有好销路,网上网下一齐走,什么都不愁。如今的乡村和过去的乡村真的大不相同了,我心中大有感触。我多话,问起俞女士的身世,她说,她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不离土的农民。说得没错,她确实还是农民,可做的永远不止是农民的事。约我而来的朋友也算得上是农民,他一直做农民的事,做为农民、农村、农业服务之事。朋友创办了特色农产品销售公司,专门在线上、线下为特色农副产品做销售。他的公司我去过,产品琳琅满目,极具冲击力和诱惑力。
朋友爱写诗,心中有诗意,做农副产品,也做文化传播,把舌尖上的乡愁搅和起来,空间陡然扩大了。我为朋友写过文章,还给他送了外号“苏粉扎”。朋友叫苏礼福,早年生产传统食品粉扎,名号“好馋人”。苏粉扎被我喊响了,朋友很是喜欢。苏粉扎的“好馋人”粉扎还在继续生产,但他不满足,要把“好馋人”送给所有家乡的特色农副产品。
苏粉扎又有了新举措,最近创办了“甄选”直播基地,直奔若火龙果之类产品而来。俞女士一脸喜色,说:抖音带货真不错,又走了几十单火龙果。抖音直播是苏粉扎的“甄选”做的,小试牛刀,收获满满的。
土地还是过去的土地,农村和人却不是过去的农村和人了,变化推动了变化,并且这变化还在深化中。我是奔着火龙果而来的,面对火龙果却将身心走出了一枚枚彤红的果子。放眼四周,田畴整齐而不荒凉,稻浪和连片的大棚同在。怀揣火龙果而归,分明听到怦怦的心跳声,这该是土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