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饭点儿,外卖摆上桌后先支起iPad或手机,之后再吃饭,这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用餐的“新潮流”。近来,大家又为这种“下饭”视频或音频播客发明了一个新名词“电子榨菜”。“电子榨菜”超脱于视频形式及内容本身,是不少年轻人赋予视频、音频的一种新属性。尽管吃饭同时看手机一直是医生、家长强烈反对的生活习惯,但显然“电子榨菜”已成为不少年轻人的佐餐标配。(11月23日《北京青年报》)
现实生活中,“榨菜”是既调味又开胃的好东西。用“电子榨菜”来比喻为刺激年轻人“下饭”的视频或音频,颇显贴切和富有创意。“电子榨菜”成为年轻人群体的佐餐标配,实际上反映出现实社会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生活现象,也是由现代互联网科技带来的年轻人生活习惯改变。尽管许多医生和家长对这种边看手机边吃饭的做法颇有微词,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且大有习惯成自然的发展趋势。在笔者看来, “电子榨菜”虽不无现实的合理性,但从长远和健康的角度审视,还需趋利避害、有所节制。
诚然,当下的年轻人群体正值打拼创业的奋斗季,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时间也呈碎片化,吃饭、上厕所、乘地铁等都成为相对闲暇和私密的时间与空间,借此之机玩手机、刷视频无可厚非。从积极、正面的角度解读,“电子榨菜”可以让人们在品尝物质美食的同时,也获得分享信息、增长知识的精神食粮,抑或是得到片刻的愉悦与放松。
不过,依靠“电子榨菜”下饭的行为只能偶尔为之,切不可成为常态。从卫生的角度分析,吃饭时与手机接触,极易造成手机上细菌和污物对饭菜的污染;同时,边吃边看也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影响食欲。但这种只贪图一时快乐的做法,却极易产生不适,长此以往“小毛病”就会积多成疾,给我们的肠胃健康造成不小的隐患。
作为一种生活现象,“电子榨菜”也可以被解读为年轻人对都市生活的短暂逃离,为就餐者构筑起一个独立的空间。但长期沉浸于“一人食”的放松感觉里,不仅会从心理上加深对网络的过度沉迷,也会让自己越来越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