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大事岂能由高价彩礼“作主”?
借助高科技“监测司机情绪”,值得推广
弱者拆台,强者补台,智者搭台
人生随缘,有爱则爱,无爱则待
电影票“不退不改”违背通行规则
下一篇4 2022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婚姻大事岂能由高价彩礼“作主”?

孔德淇
步入婚姻“殿堂” 王恒/漫画
 

“还我18万彩礼!那是我的血汗钱!”近日,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青年小伟在车上悬挂横幅向女方讨要彩礼的视频,引发众多关注。今年以来,各地法院宣判多起因彩礼产生的纠纷案件,其中不乏彩礼返还问题。(9月22日 《中国青年报》)

受传统观念影响,“彩礼”在一些年轻人眼中约定俗成,一般是双方约定成婚时,男方给付女方的财物金钱等,大到汽车、住房,小到现金、金银首饰,关乎男方及其家庭对女方的认可和重视程度,代表两个家庭对即将走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的祝福。彩礼的给付源于我国古代的嫁娶风俗,但发展至今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化。近年来,一些地方彩礼金额一路飙升,甚至坐地起价,衍生出“天价彩礼”等变体,还有一些地方的彩礼标准按女孩学历和地域要价,俨然成为某种敛财工具。

不可置否,高价彩礼将婚姻工具化,不仅让婚姻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给一些家庭带来了不堪承受的重担,也败坏了社会风气。从某种程度上讲,其不再是两情相悦之下的自愿赠与,业已演化为一道无情的屏障、经济的枷锁,让不少适婚青年望而兴叹。

事实上,挟婚姻以令彩礼不仅伤风害俗,更于法不合。婚姻的缔结以婚姻登记为准,所谓的婚约彩礼,并没有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近期,中央组织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明确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整治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减轻群众在婚姻嫁娶中的支出负担。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从国家层面加大治理力度,让彩礼回归本来面目,不再成为婚姻路上的拦路虎。

男婚女嫁,讲究的是三观一致、情投意合。如今,一些年轻人倡导“零彩礼”结婚,正合此理。相反,索要高价彩礼既是对自身人格的矮化,也是对独立自主权的让渡,丢了道德伦理,也弃了人格尊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受制于彩礼?婚姻不该是爱情买卖,而是爱的结晶。是时候对漫天要价式的彩礼陋习说声再见了。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