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霸王条款”需要监管硬起来
齐心协力,守牢老年人的钱袋子!
情绪稳了,工作就顺了
办事靠谱的人大多做好了这7件事
须审视“假离婚”背后“真问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8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齐心协力,守牢老年人的钱袋子!

栗 水
 

为依法有效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最高人民法院24日发布6件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进一步明确六类重点打击犯罪的表现形式,揭露养老诈骗“套路”及其危害,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

据介绍,今年4月开展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全国法院执行养老诈骗案件财产20亿余元。(8月25日本报14版)

养老诈骗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诈骗行为,犯罪分子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诱骗老年人钱财。一直以来,这类诈骗活动始终禁而不绝。骗子之所以将目光盯着老年人并且屡屡得逞,不外乎以下原因:一是老年人普遍年老体弱,对健康有着强烈的渴望,骗子投其所好,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免费体检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与活动,借机推销能够“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高价保健品,骗取老人钱财。二是,许多老年人有“占小便宜”心理,骗子利用言语获得老年人信任后,“空手套白狼”。三是,人老了最怕孤独,但许多老年人因为子女大多忙于工作和小家庭,忽视对老人的陪伴。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嘘寒问暖”,靠甜言蜜语,获得老年人的信任,进而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养老诈骗性质恶劣、侵害对象特殊、社会危害性很大,严重影响社会大局稳定。要想制止养老诈骗行为,守牢老年人的钱袋子,必须多方合力“对症下药”。

老年人被骗大多是因信息不对称,防骗意识不强。为此,我们首先要加强对老年人防骗知识的宣传,揭露养老诈骗“套路”及其危害,帮助老人擦亮眼睛,识别骗局。

其次,公安等职能部门必须针对老年人的诈骗行为,采取有力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加大打击力度。与此同时,建立健全预防治理和保障老年人权益的长效机制。

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家庭与社会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怀。子女不仅要履行物质上对老年人的赡养义务,还应当更多关注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不给骗子留下机会。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