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清凉山
狗不咬人
温暖的火篮
3上一篇 2021年12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温暖的火篮

■ 安徽黄山 崔志强
 

火篮是个温暖的事物,它是冬天须臾不可或缺的伙伴,给人春天般的温暖。火篮驾到,冬天就远了,风也如猫般,温柔了。

火篮的制作很简单,竹编的圆形盛器,里面坐一个瓷器火钵,或是铝制的铁质的均可,然后安一道提梁,就大功告成了。再简单的就是家里的破旧铝盆或铁罐,左右各钻一个眼,穿一根铁丝为提梁,也可。然后搁灰放炭,引着,再覆灰,就可拎着它在村里晃悠,穿风度雪了。火篮虽是人工制作的,但它的温暖却厚实,无微不至,手、身上、脚足,它都能温暖到,如春光般包围你。虽然如猫脸般大小的物,却如一枚小太阳,发着不断的热。

拎在手上,很快温暖就传遍全身。我们上学一般都拎着它,路上就成了火篮的小小长龙了,是乡村冬天特有的景象。但小孩喜欢打闹,即使拎着火篮也是不安生的,你捣我一下,我杵你一下,火篮跟着晃荡,火灰也四扬,一路上都是炭灰的痕迹。有时盖炭的灰就全逸了,火炭光秃秃燃烧。有的火炭也跟着逸出,火篮一下空洞无物。不过快到学校,大家又齐心协力,献灰献炭,让火篮重新温暖起来。

到了教室,大家虽安静下来,火篮也如猫蹲伏在脚下,可火篮一直是话题和热点之中心,因为不时有响声从这里溢出,有香味从这里启程。原来火篮盖上放有铁盒,铁盒里搁有豌豆、黄豆,或在火炭里埋有土豆、红薯,烤熟了就“嘣”地一声,香味也“啪”地一声。但我们装着闻着不动,仍睁眼看着黑板张着耳朵听老师授课,但心神已游走,涎水在口腔里蔓延。老师也装作不闻(他或她知道这些农村孩子的小把戏),任由这些响声、香气和他(或她)的话语声在教室里一道袅绕。但下课了我们就迫不及待了,甚而上厕所都可耽搁一下,赶紧俯身把火篮请出来,把那些诱人的尤物请出来。豆子不管烫不烫嘴,丢一颗到嘴里,让它在舌头上腾挪;土豆、红薯掏摸出来,撕皮赶紧凑上嘴唇咬一口,把馋虫治愈一下。当然旁边围有不少脑袋,因为不是每个学生都烤有食物,于是毫不犹豫分享,快乐荡漾在每个人心头,教室里满是快慰的咀嚼声。

火篮有时又在教室里游走,一会到了这个学生脚下,一会又到了那个学生脚下,因为火篮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火篮成了小小的爱之花在教室里绽放。火篮什么时候离开我们生活的,我想是在上初中后,因为住校,因为学校不准带火篮进入。上了师范更是如此。后来电通向千万家,电火桶、取暖器也相继在生活中出现,火篮就无舞台了。现在生活中已难见火篮的身影,它已成为旧物在图片、展览室留存!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