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上的“安徽省南京市”不可一笑了之
少说话是一种教养 会说话是你的修养
屏蔽别人的看法 是对自己的一种热爱
小区公共收益不能总是笔“糊涂账”
莫让“社恐”变成“社死”
3上一篇 2021年1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莫让“社恐”变成“社死”

■ 张西流
 

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想法,近日,中国青年报的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255所高校的4854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22%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6.90%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比较严重的“社恐”;0.64%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严重的“社恐”,被医学上确诊为社交恐惧症。此外,12.24%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完全不“社恐”,称自己是“社牛本人”。(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当前一个尴尬的事实是:社交工具不断升级,大学生却在“社交降级”。路上遇到同学总想回避,不敢大方打招呼;听到手机铃响就恐惧,不敢接听;“朋友见面难”已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有空见一面”也是一种奢望,约个饭局更是一种“生死之交”。特别是,超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社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享受”独居独处,依靠手机建构和维护自己的社交网络,在虚拟世界越陷越深。出现这种状况,除了在大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之外,主要是因为人们过度依赖于微信等虚拟社交平台,而越来越远离了真切的现实生活。

事实上,虚拟社交平台的风靡,也是现实孤独感的一种折射。一些大学生迷恋虚拟社交,其实是一种“社恐综合症”,对虚拟社交越依赖,在现实生活中就会越孤独。特别是,虚拟社交平台,在带给人们猎奇满足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从表面上看,依赖虚拟社交,减少了人的孤独感,联络了社交感情。殊不知,越是沉迷于虚拟社交中的人,越是在现实中感到压抑的人。

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会面对现实世界,不能让“社恐”变成“社死”。高校应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交往,培养其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心态,关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通过开展讲座、团体辅导等,让他们学会适时从虚拟世界中抽身,回归现实,通过亲近大自然,亲近身边的人,亲近有生命力的东西来减轻压力、放松心情、享受人生。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