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河南省社会保险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社保数字化转型,建立了共享信息认证为主、网上认证和线下认证为补充的多渠道认证体系。记者获悉,全省1472.49万人领取社保待遇共享“免认证”,占全省领取待遇人员的75.56%,实现“数字人社”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11月17日央广网)
退休老人领取养老金,既是社会保障体系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国家养老制度赐予公民的一项特殊福利。因此,按时足额地给退休老人发放养老金是有关部门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必须在加强对社保金管理的同时,竭力为退休老人领取社保金提供便捷服务。然而,一些地方对社保待遇资格认证,人为造成了“认证难”,损害了老年人权益。如此语境下,河南全省1472.49万人领取社保待遇共享“免认证”,显然具有示范意义。
众所周知,社保待遇资格认证人群主要为退休老年人。问题是,一些地方养老金的管理制度,认证、领取程序简单粗暴。比如,多地推出可通过智能手机完成资格认证的APP,方便了拥有智能手机,且会使用手机上网的老年人。然而,仍然有不少老年人不会用手机上网,这部分老年人的社保待遇资格认证,还要子女充当“外援”,看似便捷的认证方式,却给部分老人造成了不便。
可见,领取养老金“免认证”,助推公共服务适老化。首先,各地不妨采取线上、线下多种认证方式,将选择认证方式的权利,交给退休老人。同时,可以推广河南等地做法,实行领取社保待遇共享“免认证”,即开展大数据自动认证。此外,推进人性化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由基层工作人员登门服务,进行养老保险认证等适老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