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
救国才能顾家
3上一篇 2021年4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救国才能顾家
——一位革命英烈的红色家书
高捷成家书
 

在福建漳州,一位英烈的姓名一直被传颂。他就是我党金融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高捷成。这封家书是高捷成于1937年4月10日,在延安写给叔父高开国的信。

高捷成,1909年出生,福建漳州人。1932年4月,高捷成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红1军团到达中央苏区,从事银行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他随八路军第129师赴冀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筹建和领导冀南银行,并同敌人展开金融战,是我党金融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43年5月,高捷成在反“扫荡”战斗中于河北内邱壮烈牺牲,时年34岁。

开国宗叔大人台鉴:

……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决心从戎,于是仓卒离家,一切骨肉亲戚朋友无暇顾及辞别,至今思维尤为怅然!

民国廿一年三月离漳,倏忽于今已有六年了。在这六年中东西奔波,南北追逐,历尽一切千辛万苦,雪山草地,万里长征,在所不辞!无非为的是挽救国家的危亡!志向所趋,海浪风波在所难阻!不过从来没有备函奉候,音讯毫无,自然未免见怪于诸大人亲族朋友……我还记起将临走的时候,曾留一信……云:“我要和你们离别了,或者是永远离别了,我不挂念家庭,希望家庭也无须挂念于我!”这是从戎的决心,这是救国抗战为国牺牲坚决的立志!救国才能顾家,国亡家安在!而不是断绝人伦的无条件的弃家而不顾!……

我所欠挂百川银庄二万多元的债,时刻记念在心,本利至今当在三万余。国家得救,民族得存,清债还利当不短欠分文,望勿挂念、怨恨,谨此奉达!敬请商安!附来像(相)片两张,请转一张给我家,给一张敬献你大人存念。

不肖浪荡宗侄 高捷成敬上

民国廿六年四月十日

自1932年3月离开家乡,高捷成已经6年没有与家人联系。信中这样写道:“在这六年中东西奔波,南北追逐,历尽一切千辛万苦,雪山草地,万里长征,在所不辞!无非为的是挽救国家的危亡!志向所趋,海浪风波在所难阻!”铮铮誓言,感天动地,折射出中华儿女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强烈民族自尊,彰显了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勇赴国难的崇高革命精神。

高捷成还在信中交代:“时刻记念在心,本利至今当在三万余。”高捷成曾于1929年到叔父经营的百川银庄协助理财,期间暗中抽取资金二万多元,资助共产党领导的闽南游击队。参加革命后,他南征北战,却时刻惦记着所欠百川银庄的这笔款项。在信中,他告诉叔父“国家得救,民族得存,清债还利当不短欠分文”,充分显示了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这封家书连同两张高捷成自己的相片,后来辗转抵达漳州,成了家人心中最大的安慰。妻子高蔡宝不识字,高开国就将信念给她听。为了偿还高捷成欠下的那笔数目不小的债务,高家四处筹钱、变卖多处祖产,高蔡宝不仅卖掉了自己所有首饰,甚至一度要靠打工还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谢觉哉同志寻访而来,在家里苦等消息的高蔡宝才知道丈夫已于1943年5月牺牲。在巨大的悲痛面前,高蔡宝擦干眼泪,对高家后人说:“你爷爷虽然没留给我们什么物质财富,但却给了我们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如今,这封“红色家书”由高家人珍藏着,并作为高家最珍贵的“传家宝”,一代传给一代…… ■ 据《解放军报》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