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半间”书房
犹记那年防汛
摘花归去,春来恰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4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犹记那年防汛

■ 安徽合肥 王富强
 

在我黄发垂髫时,曾经目睹过一次破圩,田地一片水茫茫,家园变成沉灶产蛙之地。因此,我最担心最害怕的就是闹水灾,最期盼最高兴的就是丰年稔岁的好光景。

我的老家在安庆,老家后面有个破罡湖,是宜城广济圩内最大的湖泊。儿时,到了雨水充沛的季节,日径流量陡增,一下子蓄起好多水,把破罡湖装得满满的。洪水觊觎着绿色的田地和温馨的家园,一道单薄的圩堤倍显岌岌可危。

每当达到警戒水位时,乡村领导高度重视,生产队动员村民们要开始防汛了。前期,轮流安排人员到圩堤上巡逻,大家也就例行公务式地走走看看,村长队长也不督查,因为水情还未成灾。再过一段时日,苦雨连绵,湖水暴涨,离堤面越来越近。人们放松的神经一下子紧张起来,生产队在堤上搭个棚子,24小时轮流安排人员值守。白天人们坐在这里谈水情,掐算洪水退去的日子;夜晚曲肱而忱,等待水晏河清的时刻。

水患在即,护坡固基是关键。那时防汛物资匮乏,每个生产队只领取一些装土的草包和编织袋,其它什么也没有。生产队只好向各家征集长短木桩、树枝和稻草,开始在迎水堤外人工织篱,草包装土,临时增加一道高出堤面的子堤,防浪涌防水漫,缓解大堤自身的压力。

湖堤长时间高水位浸泡,有些地方出现土层潮湿现象,在背水坡的堤脚处有水溢出。小的渗水无妨大碍,当个别区域渗水严重时,队长立即召集几位善于措置裕如的人商讨对策,采取措施。可以前戗截渗,在渗水堤段的迎水坡外打桩围堰,垒起一座与堤面同高的前戗。也可以买来塑料薄膜,两三层叠加一起,潜入水中覆盖在迎水坡面上,四周固定,起到临水截渗的作用。

大堤最怕管涌现象。如果不及时封堵,就可能会破圩。一旦巡逻人员发现了管涌,马上报告,队长立即吹响紧急集合的哨声,男女老少全部带着锹和筐来到堤上。几个健壮的劳动力站在船上,用一根长木桩在湖水里上下左右不停地寻找管涌的位置,一旦木桩正好插在管涌口,里侧的水就停了或小了,做好标记,打桩围笼,装土填埋,直到滴水不漏为止。一场惊心动魄的抢险结束了,人们略微放松一下疲惫的身体,但内怀殷忧的心始终像弦一样紧绷着。

外有洪灾,内有水涝。为了抗涝保收,村里排灌站两台抽水泵日夜不停地往湖里抽水。后来上面派来水利专家现场助阵,他们向乡村干部提出蓄水反压的建议,内涝的水不能再抽了,用来反衬大堤,因为一侧受力更危险。先是圩区内的庳湿沼地淹了,渐渐田地也被水覆盖,那时水稻才抽穗扬花,嫩绿的稻浆还未灌满,带个洗澡盆,从水里割回来喂鸡鸭。虽然田地庄稼没了,但房屋还在,对村民们来说损失还未达到最大化。如果破圩了,土墙草房就会倒塌,人们就居无定所。好在汛期不长,洪峰过后,湖水慢慢下降,排灌站的抽水泵连轴转,田地渐渐露出来,但一季庄稼颗粒无收,口粮问题就等着政府供应,我们的生活也陷入粗衣粝食之中。

百里之堤,险象环生,渗漏、管涌、滑坡、崩岸等无时不在,险情常常在瞬间发生,不遑细虑,有着多年防汛经验的村民们,总是能洪炉燎发,化险为夷。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