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关乎桃花的诗词有很多,唐末诗人周朴写的饶有趣味。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道出了桃花不可抵御的美丽与诱惑。
这时节,如果没有特别要紧的事,说什么也该出去走走。约上三两好友,寻一处桃园,看深红、浅红,把天空染成绯红。借着春光无限,把憋了一冬的笑声可着劲地送出去。人生,得以恣肆欢笑的年龄并不多,珍惜每一次欢欣时光。当然,如果一个人有兴致,也可以信马由缰地独自行走。一路走,一路欣赏,沿途,会遇上零星的一两株桃花,独自宁静而又热烈地开放在半山坡上。像是在等谁,又像是谁也不等的样子。兀自开着,美好着。
喜爱桃花,总觉得她与其他的花不同,是有温度的,带有尘世的气息,贴近人心。记得当年女儿刚满月,带她回娘家,第二天,天未亮,母亲从一里外的郊区摘来桃枝,放在女儿的襁褓中:“给宝宝路上带着,桃枝可是辟邪的!”我望着母亲被霜露打湿的头发,忍不住埋怨:“妈,这只是传说!”后来,母亲离世,桃花成了心中温暖的代名词,寒冷的日子,拿出来暖一暖心绪,定一定心神。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桃花不单单是温暖的,亦是圣洁的。被掳楚国三年的息夫人,看花凝泪,三年不语。后逃离楚国,追随亡国夫君拔剑自刎在桃花下。从此,那片被血浸染的桃花盛开得更加绚烂。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是开在中国大地上最古老的花,也是最经典的花。她从《诗经》绽放,一路款款走来,开到唐诗,开到宋词;从江南开到江北,开到北国。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花曾开在白居易去往大理寺的路途中。“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曾开在唐伯虎的桃花庵里。爱菊出名的陶渊明在自己精神的栖居地上没有插柳种菊,而是栽种桃花,桃花源成了后人心之向往的理想家园。桃花盛开,点燃一行行唐诗;桃花凋落,散落一地的宋词。
花下流连徘徊,闻暗香浮动。恍惚间,多少前尘往事如云烟涌来,多少怀想随心溢出。桃花树下,是放飞心绪的好地方。唐代诗人刘希夷曾立于花下,吟唱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今日容颜老于昨日,感叹是难免的。花无言,消褪的残红告知我们一个道理:珍惜光阴,把握现在。林黛玉也曾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之伤怀。桃花似乎最懂女儿家的心事。女孩子的心事在她面前总是无法隐藏。于是乎便有了怀春少女“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悄然心动。
听园里的果农说,桃花的花期极其短暂,只有四五天的时间,朋友闻言露出满脸的惋惜。其实桃花何曾有过凋零。唐诗作证,宋词作证,桃花始终以最美的容颜开在人们鲜活的记忆里。如同我生命里曾拥有过的几枝桃枝,穿透岁月之墙,长相伴我,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