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政府分配对象?“脱单”光靠政府可不行
揪出“祖传秘方”骗局的幕后黑手
专家称二三四线城市 汽车保有量严重不足
规范亲子消费市场,也需家长量力而行
假笑也能减压 压力大的时候咧嘴一笑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3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规范亲子消费市场,也需家长量力而行

■ 刘天放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尤其是“80后”“90后”相继成为父母,他们的育儿理念、教育理念和消费观念更加超前,更舍得在孩子身上投入,也更加注重亲子教育。(2月28日《经济日报》)

统计显示,我国儿童消费市场的规模已经突破4.5万亿元。中国儿童产业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80%的家庭儿童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至50%。无论是各种培训机构还是其他消费项目,纷纷把目光投向亲子市场,许多以往只有大人参与的活动,如今纷纷引入亲子课程,引导大人陪伴孩子一起体验、学习和成长。

然而,亲子消费红火的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存在亲子项目收钱后关门、倒闭、“跑路”等风险,呈现明显的诚信不足问题。此外,有些亲子消费产品以次充好现象,这显然不利于儿童成长,远离幼教初衷。因此,加大行业监督势在必行,由此才能让亲子消费充分发挥培养孩子智力、开阔眼界等作用。

而在规范市场的同时,也要警惕亲子消费的“过热”现象,这需要家长配合。在五花八门的亲子消费面前,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尤其要量力而行。亲子消费绝非花了钱就可以“立竿见影”,对此,家长必须有正确的认识。毕竟,再好的亲子产品,也替代不了父母的常态陪伴。如果过度依赖亲子消费,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

如今,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消费也呈现多样化趋势。而就亲子消费市场来说,也是良莠不齐,一些亲子消费项目价位虚高,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合亲子互动,也达不到期待的效果。因此,加大市场监管实属必要,但同时也需要家长清醒,育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并非花钱就能让孩子“脱颖而出”,尤其是对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更需量力而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