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的日子
问候紫蓬山    
书山览为路 我亦在行途
希望一直都在(外一章)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问候紫蓬山    

■ 合肥 孙先文
 

紫蓬山,是大别山在皖西大地浓墨重彩之后,在庐州轻轻收起的笔锋。笔锋所指,八百里巢湖,沃野千里,大湖名城正用开拓创新在抒写它的诗意情怀。湖山相望,庐州西南有了一座后花园——紫蓬山风景区,这里是天然氧吧,是游目骋怀的一片乐土。撇开繁华的都市,沐着冬日暖阳,单车独行,去和一座山对话,这座大山会告诉我什么呢?紫蓬山的冬天,寂静,空灵,悠远。相对于其他季节,冬天,这里静得厚实,空得真诚,远得辽阔。

紫蓬山的名字,带有几分仙气,“迎紫气,赴蓬莱”,乍一听,就有“冯虚御风,羽化登仙”的感觉。紫蓬山的山门上有一副楹联,上联是:紫气东来丛林千古毓锦绣;下联为:蓬山西去大众十方仰福像。上下联首字正好嵌有“紫蓬”二字。这种诗境正合许多游者的心境。冬天的紫蓬山,游人稀少,我似乎占据了整座山林。我不开手机,屏蔽掉所有的牵绊,了无挂碍,一门心思去和一座山来独处。走向林间,避开寻常路,探野路,觅野景,寻野趣。我侦察地形,穿行在荆棘和枯藤之间,踏着衰草败叶,软软的气息,窸簌的声响,这是最真实的气息,最真实的声音,是大自然最美妙的乐章,让我体验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蓦然,我的顿感消失了,我看到了秋毫之末,我嗅到了泥土芬芳,听到了大地的心跳。

山坡最引人注目是那一片麻栎林,它们像紫蓬山一张亮丽的名片。注释着紫蓬山的往世今生,招引无数探访的游客。高大的麻栎树沿着山坡蔓延开来,不择地势,竞相生长,直冲云天。有的亭亭直立,昂首迎接天光;有的屈曲遒劲,偃仰笑傲风霜;它们根系发达,扎进岩缝,深情地拥抱着大山,聆听山岩的脉动。那些裸露在崩塌处的根须,招摇于世,似乎急于和世人诉说这片林子二百年前的历史——晚清末造,鸦片战争尚未开战,它们就已根植紫蓬山,枝开叶散。

走进密林深处,黑黢黢的树干,灰溜溜的细枝,在天空交会,织出了一张偌大的木网。丝丝日光筛下来,点点金黄,好像散落了一地碎金。时空似乎穿越到了远古洪荒,我来到了世外桃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脚下秋水细泉,早已消隐,不知所踪,偶尔枯草落叶之下的淙淙琴音提醒我,泉流仍未走远。

走出那片麻栎林,来到山顶,豁然开朗,一派空灵悠远。西庐寺巍然屹立,庙宇富丽堂皇,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崭新得有些晃眼,让我不敢相信这就是“李唐年间钦赐额为西庐寺”。虽然现在大殿修建得气势宏伟,但我认为这样的修缮似乎是一处败笔。修旧如旧,才是文物恢复的至高境界。此时的我更想看到“深山藏古寺”的诗句,更想见到寺庙古朴沧桑的年轮,更想看到斑驳的匾额和残损的飞檐廊柱,只要这些东西才能跟眼前打坐念经的僧人和谐成一帧有太古之美的画卷。

小隐隐于山林,中隐隐于市朝,大隐隐于心。古代很多有才能之士为了避世,或是为了参悟道义,就会选择隐居山林。我教古典诗词,和学生讲到归隐类诗词时曾戏说,假如我们穿越到古代,我们肥西境内的紫蓬山说不定就有个“紫蓬居士”或“紫蓬道人”。是山,还是寺,或者是那片麻栎林,让我找到了自然的妙趣,让我保全了心灵短暂的任意自得,让我心骛八极,视通万里。

蓬山,紫气就在身边,还奢望什么呢?我在山顶眺望大堰湾水库,它像一面明镜在反射着天光,一带瘦山逶迤西去,望不到尽头。紫蓬山向西和周公山、圆通山、大潜山连成一体,打通了地脉,绵延至皖西大别山,一脉天成,她早已经是庐州沧桑巨变的历史见证。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