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近日发布的《2020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有74.0%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较2019年提高4.4个百分点。调查显示,个人信息被泄露、手机扫描到伪假条码和账户资金被盗用是用户最担心遇到的安全问题。(1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当今“互联网+消费”时代,随着扫码支付、银联闪付、网上支付等方式的兴起和银行卡的全面普及,很多中国人都可以“一部手机走天下”了。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有74.0%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充分显示了国内移动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进步,将便民、惠民的移动支付服务延伸至公共交通、菜场、便利店等各大小额高频的民生领域,让越来越多的百姓从中受益。
不可否认,使用现金的成本高,因为商家需要花费时间去清点和保管。而且,使用现金也有安全上的问题。鉴于此,福州、贵阳等城市建设“无现金城市”,实行移动支付全覆盖。目前,从超市、餐饮店、出租车、火车站,到居民水电缴费、就诊预约缴费等,均已实现“无现金”。
然而,必须正视的是,即使在已全面进入无现金社会的瑞典,仍然有许多人选择现金支付,这取决于消费者和商家自由选择。相反,在我国,多地经营场所均存在拒收现金行为。然而,在现阶段,一些商家拒收现金,不仅违反了《人民币管理条例》,而且涉嫌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利选择任何一种结算方式进行消费。我们提倡移动支付,即“无现金”支付;但“无现金”并不等于“拒现金”,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正因如此,去年以来,央行多次专项整治拒收现金行为,违规商家将列入失信“黑名单”。
可见,移动支付成主流,还须善待现金支付。换言之,应将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交给消费者。既然目前中国并不是“无现金社会”,就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善待人民币,在扩展移动支付业务的同时,不能拒收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