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合肥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合肥市政协委员周伊凡代表合肥市工商联作题为《聚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之都》的大会发言。
让合肥成为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的“硅谷”高地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融合发展的产物,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周伊凡建议:合肥市应下好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先手棋”,谋划更加明晰的产业战略发展目标,引入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汽车研发机构,争取更多汽车龙头企业将研发中心落户合肥,使合肥成为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的“硅谷”高地,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之都。
同时从聚人、用人、育人三个层面打造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人才体系。利用好中国科大、合工大两个人才培养平台,通过校友渠道,加强智能网联人才引进工作。用人方面,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鼓励首创,更要注重首用,特别是要发挥财政供给项目平台和支撑作用,让更多创新性应用场景在合肥首秀。育人方面,可积极推动促成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学院与安徽交通学院加强合作,联手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学院。
打造环巢湖智能网联汽车专线
“从汽车发展现状看,传统车企专注于提高单车智能,对路端投入积极性不高;互联网企业对路端改造积极性高,但对运营兴趣不大;广大科技公司的新技术由于缺乏应用场景,很可能中途夭折。因此,推动互联网公司、高科技企业、整车企业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周伊凡建议变输血为造血,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从政策引导型向应用引导型转变。重点把精力和财力放在智能网联技术应用示范推广上,放在创新智能网联汽车商业模式上。探索出一种让智能网联汽车各相关行业企业都获益的商业模式成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周伊凡认为可以尝试组建由政府、国内顶级研究公司、相关头部企业参与的投资公司,联手打造环巢湖智能网联汽车专线,为各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提供更大规模的现实应用场景,依托项目培育和打造一批优秀企业。
构建统一规范的交通标识体系
目前,全市交通标识标志在尺寸、规格、材质上有一致要求,但在摆放的高度、距离、位置上多有不统一。比如,限速标识设置,在限速区域50米的位置,有的在入口处,有的在限速区域内,不利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机器识别。交通标识标记不规范统一已经成了提高单车智能化水平的绊脚石。建议:交管部门与车企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中心合作,建立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规范统一的全市交通标识标志体系,为智能网联汽车在合肥市率先推广应用赢得先机,力争把合肥体系申报成为国家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