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长租公寓频现“爆雷”,租客和业主都成为受害者群体,租赁市场的监管亟待加强。11月17日,深圳市住建局发布《关于切实规范住房租赁企业经营行为的紧急通知》,明确住房租赁企业不得通过“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等方式,哄抬租赁价格、加大企业资金断裂风险、侵害房屋权利人和承租人的合法权益。(11月18日《证券时报》)
长租公寓出事早已不是偶然事件了,一直以来,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按照长租公寓的经营模式,租客租金分半年付或年付两种,长租公寓向房东则是按月或季度支付。除服务费、管理费外,长租公寓依赖付款时间差,可以得到一笔沉淀资金,其利用这笔沉淀资金通过市场金融运作产生收益,其中,“租金贷”模式就是获取盈利的主要渠道。
违背市场规律、不讲风险控制的商业创新,没有任何前途。这样的经营模式因缺乏监管,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受损失最大的就是租客和房东。正因为长租公寓有着统一经营模式,更要有要求、有标准、有底线。装修要靠谱安全,运营要规范合法,管理更应细致到位,而这就必须依靠监管体系发力,去补上目前十分严重的行业漏洞。
这就需要负有监管职能部门掌握长租公寓的经营和盈利模式,从租赁规范、资金监管、资金运作、贷款模式、银行贷款审批等多个层面出发,制定出完善且具有强制性要求的地方政策、法规,并明确违规后的处罚方式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促使长租公寓在法治的框架下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当下,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检测标准,建立严格的处罚制度,细化整个行业的监管职责,如此次深圳市出台的规范中,明确租房企业有不良行为记录,纳入行业诚信系统、公共信用信息系统等信用评价系统,实施联合惩戒。治标之余,更要治本,让违法无良的机构退出市场,让租赁平台不可再任性而为,让租住户权益得到更严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