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一女子来到派出所,称儿子身份证号码尾数不吉利,要求更改。民警一番劝说后女子依然情绪激动,副所长张东旭于是拿出自己的身份证现身说法,告诉该女子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也“不吉利”,但依然活得很好,女子这才情绪缓和,离开了派出所。(11月15日荔枝新闻)
因数字“不吉利”而“避讳”,这于今或也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意识和做法,比如,从某些大楼的编层,到许多婚宴的桌号,都有意地“过滤”掉了所谓“不吉利”的号码“4”。用数字排序编号,本来是为了让人方便地辨识,然而,莫名其妙地跳号,反给人以麻烦,比如或以3A层代替4层,或以3A、3B分别代替3、4层,如此的编号,让不知情的人一头雾水。
数字只用来计算和排序,将号码分为“吉利”和“不吉利”,显然毫无科学依据。而且,即使是硬要给数字附加上这样的含义,也从来没有个统一的说法,比如“4”“14”固然谐音“死”“要死”而让一些人忌讳,但同时却也有人解读成“发”“要发”,“18”用在楼层上因代表着“十八层地狱”而让有些人避之不及,但用在电话、车牌号码上却成了“要发”而不惜重金争抢。至于“13”被视为凶数,更原本是西方的习俗,只是近年来才被“引进”。显然,如果听任数字上的这种“好恶”来摆布我们的生活,不仅无所适从,还简直是自缚手脚。
“数字迷信”说到底是缺乏自信,从根本上说是还没有消除“小农”心态。连儿子的身份证号码都要改,甚至“情绪激动”,表明“数字迷信”于不少人心中依然根深蒂固。破除“数字迷信”,其意义不仅在于还数字以本来的含义,让数字真正有效地服务于人类,方便我们的生活,更在于提倡一种科学的精神,摆脱“数字迷信”之类陈腐观念的纠缠,实现思想的现代化,从而与经济发展同步地走向心态和精神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