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事悠悠   
枣树情思  
闲说南瓜
3上一篇 2020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闲说南瓜

□ 上海 王蕙利
 

一直以来,在本人的心目中,南瓜是属于秋天的,就像西瓜属于夏天一样。作为此季节里的一款标志性瓜果,南瓜那黄澄澄、红彤彤的色彩,总能令人联想到秋的收获和农民红红火火的日子。

其实,这种对于丰收的期盼,早在春天时就有了。清明前后的农家小院,南瓜毛茸茸的瓜秧刚刚露出。几番风来雨去,不经意间,它们开始长真叶,抽藤蔓了。

南瓜藤的长势殊为惊人,会肆无忌惮地顺着竹竿、绳子朝四周爬行蔓延,用不了多久便如一汪碧波荡漾的绿水,涨满大半个院子,有些甚至径直攀到农家房顶上流绿叠翠。

于某个五月的清晨,当你从鸟儿的叽喳声中醒来,推窗一看,赫然便有数朵黄妍妍的南瓜花定格在窗台,娇滴滴,鲜嫩嫩,像孩子灿烂的笑。

南瓜的雄花花瓣呈五角形,活像一个个口朝天的小喇叭;而半开半闭的雌花,则像姑娘害羞的脸庞,在那芬芬芳芳地招蜂引蝶,生动了此时节中的小院。

南瓜花虽没有朝花夕“实”那般夸张,但雌花中一部分,很快也能修成“正果”。奇妙的是,有些结出的小南瓜,居然不偏不倚恰好坐到了屋面的瓦楞上,那股子透着浓郁田园风情的憨实模样,着实让人喜爱。

此类上屋南瓜,总是有着长长的柄,弯弯的身躯,由于爬到了屋顶,日照充足,肉质特别细粉。尤其是没有熟透的小南瓜,嫩嘟嘟的,一掐便缓缓渗出蜜汁,简直就是上天赐予人间的美味。摘下后,切片切丝,爆炒烧汤皆可。那脆脆的口感,加上特有的田园清朗气,真能让味蕾跳起抒情的舞蹈。

秋意渐浓,南瓜叶于清寒的天气下日益黄萎,瓜皮的颜色也由苍翠变得发黄,质地日益坚硬,凹凸不平地显现出一种沧桑之感,终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老南瓜。

这种老南瓜,虽说也有不少与之相关的菜肴,但总让人觉得,它在里面差不多都是点缀作用,实在不能算是“正行”。在吾乡,更多的时候,老南瓜是被当做“饭”的一种来看待的,因此,老一辈的人都谓之“饭瓜”。

平日煮饭时,在蒸架上搁几块洗干净的老南瓜,饭熟瓜也熟。这样烧出来的老南瓜水分少,最甜,扒一口进嘴,顺着喉咙就滑下去了。南瓜的甜,质朴而文静,也不争强好胜,很适合农家删繁就简的性格。而饭香伴着南瓜的特殊香味,在缺腥少肉的年代里,能让一家老小吃得欢畅无比。

老南瓜也可用来煮粥,滋味甜粉。煮南瓜粥,性子不能急。得先将粳米浸泡上一个小时,待米粒白胖后放入锅中,添上水,架到旺火上“稀里哗啦”烧开后,再放入南瓜丁,转文火慢煮。火苗舔舐着锅底,逐渐将两股纯正朴素的香味慢吞吞勾了出来。等到南瓜酥软,米汤糯稠时,南瓜粥就算煮好了。

趁热盛出一碗,只见红黄色的南瓜和白亮亮的米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舀一勺入嘴,粉粉的、甜甜的,特别在这个不冷不热的季节里,温软平和地喝上一碗,真能予人暖心贴肺之感。

至于南瓜肚里取出副产品——浓缩了时光精华的南瓜子,将之淘洗干净,摊到竹淘萝里,置太阳底下晒干,存于瓦盆里。留待农历八月半赏月时,炒上一盘。然后,全家坐到院中,一边吃着酥香的瓜子,一边于磕剥间说长道短。举头月圆,耳畔风凉,这种在记忆里千转百变的温馨情境,每年总不忘适时翻出来,再度回味一番。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