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起旧事话高桥
叹息古双桥 重启新梦想
《两地书 父子情》编后记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7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叹息古双桥 重启新梦想

□ 合肥 老茂
 

前两日,皖南两座明代大桥被洪水冲毁的消息在社交平台被刷屏。2020年7月6日中午和7日上午,短短两天内,旌德县三溪镇乐成桥、黄山市市中心的镇海桥相继被滔天浊浪瞬间冲毁坍塌。以往洪水来袭,当地居民习惯结伴在桥上观望易涨易落山涧水,此次无人员伤亡,实为不幸中之大幸。

乐成桥,俗称三溪大桥,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是宣城市境内现存最大古桥,也是千里皖南第二大石拱桥。清朝曾有诗赞曰:七十二丈虹,蛟龙不敢侵。泛绿分众涧,积翠临孤岭。镇海桥,俗称老大桥,是屯溪乃至徽州文化的象征,比乐成桥早建七年,谓之长兄。让人记忆犹新的是,1934年郁达夫写下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屯溪夜泊记》:“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我于上世纪50年代出生在旌德县城。与乐成桥相见相识始自上世纪60年代。当时父亲在三溪公社工作,我随父在此生活约有一年多时间。那时的乐成桥自然成了我们的“游乐场”。当地人有种说法,三溪大桥的石栏杆一般人数不清,偶尔还与伙伴打赌,在约160米的长桥上来回数栏杆,数着数着就弄混淆了,只记得东侧比西侧多2根栏杆。步入社会后我离开了家乡,但“千里姻缘一线牵”,1978年至1979年间,当时未婚妻在旌德县兴隆任教,而乐成桥又是必经之路,我数十次或坐车、或骑车乐此不疲地往返于此。可以说,乐成桥见证了这段爱情,也“乐成”了这桩良缘。

而镇海桥,则承载着我和女儿两代人的情感记忆。我是1974年初来到徽州地区行署的所在地——屯溪,2000年底因工作调到省城,在屯溪有26年的经历,我与镇海桥,一见如故。基于对镇海桥的真情实感,我于2012年发表《古桥如故》一文,获得一些共鸣。一位合肥女同事在留言中深情告白:“文章勾起我对中学时代的回忆,当年的我最喜欢迎着朝霞,置身与桥上小菜市,欣赏着那种市井文化;更喜欢踏着日落,在桥上欣赏夕阳下的新安江,那样静谧。如今,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了。”一位上海男同仁曾感慨地说:“镇海桥的建造使用,既促进了屯溪周边经济发展,又展现徽州历史文化和能工巧匠的魅力!”

女儿闻知镇海桥已毁,在7月8日的微信朋友圈留言:“她是我高中三年每天骑车必经之路,见证过我拼搏与奋斗的岁月。去年回屯时,孩子们还高兴地在上面合影留念。是的,大家缅怀的不仅仅是一座桥……”

洪水无情人有情。作为“愈知晚途念桑梓”的家乡人,我衷心期盼能举国家、社会之力,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充分利用精品文物修旧如旧,给后人延续尽可能多的珍贵文化和建筑遗产,比无中生有造个景观有意义得多。何况,水离不开桥,桥因水而生,两者难舍难分。相信已横卧横江、徽水之上近500年的这对患难兄弟必能重获新生!届时由文人墨客续写《老桥重修记》,且刻碑立于桥头,让今人坚守制度和文化自信,让后人铭记庚子年“七·六”“七·七”洪水。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