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前,在俄罗斯筹备庆祝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我率团出访俄罗斯,完成公务任务。那日到达莫斯科,已是傍晚,华灯初照,车水马龙。我们乘坐的车子夹在车流中,驶向莫斯科郊外一座中国工业园区。这个园区是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由中资投资兴建的,入驻园区的也都是我国的一些知名企业和中资机构。我们在拜会其中一家中资机构后,便入住了园区里的一家宾馆。
次日一早,驱车420公里,前往奥廖尔州。一进入奥廖尔州老城区,便见一辆老式坦克矗立在一个呈“凸”字型的广场上。托起坦克的下方四周是铜铸雕塑,雕铸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奥廖尔战役中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坦克正前方约20米处是一个长年燃烧不熄的火炬。在奥廖尔,考察了一些中资企业,并拜会奥廖尔俄中友好协会和奥廖尔公务员学院后,我们又从奥廖尔重返莫斯科,直奔心中向往已久的红场。
红场,原名叫“托尔格”,中文意思是“集市”。它的前身是15世纪末伊凡三世在城东开拓的“城外工商区”。1517年,广场发生大火灾,被称为“火灾广场”,1662年改称“红场”,意为“美丽的广场”。它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南北长695米,东西宽130米,总面积9万多平方米。红场,位于莫斯科河北岸,南侧为圣瓦西里大教堂。据记载,圣瓦西里大教堂建于1555年至1561年,是典型的俄罗斯古建筑。大教堂共由9座大小不一的教堂组合而成,这9座教堂均为圆顶塔楼,中央主塔高47米,周围是8座高低、形状、色彩、图案、装饰各不相同的葱头式穹窿。在教堂前面,有爱国志士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纪念碑;北面是一座3层红砖楼,其式样仿照古代俄罗斯建筑,南北各有尖塔8座,是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东侧是莫斯科最大的国立百货商店建筑群;西侧为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红墙。
克里姆林宫为红场最主要的建筑,是俄罗斯民族最负盛名的历史丰碑,也是俄罗斯国家权力的象征,更是世界上最美、最古老的建筑群之一。它始建于12世纪中期,15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时初具规模,后来逐渐扩大。16世纪中叶,成为沙皇的宫堡;17世纪,逐渐失去城堡的性质而成为莫斯科的市中心建筑群。克里姆林宫北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呈三角形,周长约有2000多米。20多座塔楼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边,宫墙上有5座城门塔楼和箭楼,远远看去似一座雄伟森严的堡垒,令人流连忘返。
初冬的莫斯科,寒风凛冽,尤其是在深夜,冷风飕飕,再加上红场四周高层古建筑下的四通八达的石板路,笔直地直通空旷的广场,让人感到格外寒冷。广场上,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的游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我也夹在人流中,漫步在赭红色方石块铺成的石板路上,信手掏出手机,随手不时拍下红场之夜的美景。在人流中听到一些操有江苏口音、上海方言的游客,我不禁和一位来自南京的老龄游客攀谈起来,他告诉我,他们此行每人是6800元人民币、8日游。听了老人这番话,一种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如今,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人,可以挺起腰杆在世界上到处走一走、逛一逛、看一看了。漫步在红场上,思绪万千,红场阅兵、红场庆典……
一幕幕庄严、隆重的时刻和历史画面浮现在眼前。这不禁令我联想起毛泽东同志说过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禁令我想起少时看过的《列宁在1918》《山地大战》《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前苏联经典影片;不禁令我想起通读过《国家与革命》等许多列宁的光辉著作;不禁令我想起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在此诞生……
想着,想着……我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地走到了列宁墓前。
那日一早,我们一起来到红场,在刺骨的寒风中硬是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紧随着长长的瞻仰人流,缓步沿着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一条幽道,进入庄严肃穆的悼念大厅。悼念大厅,四周环镶红砖,墙壁上用花岗石雕刻着国徽和国旗。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缔造者、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列宁仰面躺卧,神情如睡在铺有红色党旗和国旗的水晶棺内,他身穿黄色上衣,胸前佩戴一枚红旗勋章,脸上神情自然而平和,像似熟睡,显得十分安详。
我默默地站在这位世界一代伟人遗体前,满怀着无比崇敬和爱戴的心情,久久地默哀,悼念这位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缔造者、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以表达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定信仰与执著追求。瞻仰列宁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心底感叹而出:“不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我心中永远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