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孩子来说,零食大礼包无疑是一份颇具吸引力的儿童节礼物。然而,在不少家长看来,选购适合孩子的健康零食并非易事。记者调查发现,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零食随处可见。即使打着“儿童”的旗号,往往也只是抬高身价的噱头,实际配料与普通零食并无本质区别。(6月1日《北京晚报》)
针对这种乱象,5月17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国内首份儿童零食团体标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并将于6月15日起实施。然而,这一“标准”本质上属于推荐性的团体标准,而非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因此更多的还是用于行业自律自治,约束力度尚且有限。
问题还在于,该标准的科学性,也受到多项质疑。“例如,不允许使用防腐剂,那么大多情况下就只能采用高温杀菌,而过度的高温加热会破坏食材的营养价值。”如果不允许使用人工色素,就要使用所谓的天然色素,但事实上,一些天然色素也要通过化学试剂来提取。至于甜味剂,本身有助于防止龋齿。如果不允许使用,而改为加糖,反倒更容易导致儿童龋齿。
而且,即使团体标准中让很多消费者觉得很有新意的“少糖、少盐、少油”,其实早在2011年发布的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就已经有关于低糖、无糖、低脂、低钠的相应标准,市场上也有相关产品。只是由于口感不够好,因此销量比较有限。可以说,这份《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并没有多少实质的意义。
现在,生产企业良莠不齐,打着“儿童”旗号用于抬高身价的噱头,甚至挂羊头卖狗肉的黑心勾当,如果再无一个约束机制,儿童零食质量的无从保证,也就不可避免。
显然,防范儿童零食“坑娃”,亟需综合治理。首先要大力普及儿童零食知识,对孩子家长要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同时,从生产到销售,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每个环节的监管,加大对非法经营的巡查力度,多管齐下对违法违规者进行严厉打击。此外,儿童零食还没有一个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显然是一块亟待补上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