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密布,遮天蔽日,所过之处,颗粒无收。这就是蝗灾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那么,蝗灾在中国历史上又扮演过怎样的角色呢?
小小蝗虫,在人类历史上一次次大规模出现,给各国人民带来过深重灾难。而在中国,蝗灾在各朝史册上也比比皆是,影响并见证着一个个王朝的兴亡更替。这其中最典型的例证,莫过于唐朝。 □ 据《北京晚报》
姚崇治虫
微虫相伴 兴亡过眼
据统计,有唐一代两百八十九年,大约每七年就会发生一次大蝗灾。面对蝗灾,不同皇帝的态度不尽相同,所反映出的治国理念更有着不小的差别。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京畿旱,蝗食稼”(《旧唐书·五行志》),甚至皇宫内苑也受到了蝗害侵袭。太宗前往视察,随手便抓起几只。他先是咒骂蝗虫毁坏庄稼就是伤害百姓,然后又郑重发愿:“你们如果真能通灵,就吃我一个人,不要伤害我的百姓!”说着不顾诸臣劝阻,把蝗虫一股脑放在嘴里吞下去。
说来也怪,这年蝗灾随后就稀里糊涂地消失了。然而蝗灾并没有偃旗息鼓,从太宗到高宗,经过武则天直到玄宗朝,大规模蝗灾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王朝君臣也不敢寄望于蝗虫真的能“通灵”,只能调动国家力量,全力扑灭蝗害。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玄宗初年名臣姚崇的灭蝗事迹。
姚崇原名姚元崇,陕州硖石人。开元四年,一场规模远超贞观初年的特大蝗灾肆虐大唐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民众惊骇之余,认为这是天降灾祸,不仅不敢捕杀,反而为蝗神设祭跪拜。见此情景,姚崇上奏,强烈要求全力灭蝗。不仅有主张,姚崇还查阅典籍,给出了具体办法:夜间燃起篝火,在旁边挖掘大坑,蝗虫趋光而投火,可一边焚烧一边就地掩埋。唐玄宗当机立断,派出捕蝗使分赴各地,督导灭蝗。
但是灭蝗并不容易。除了民众的愚昧,主要障碍来自朝廷内部的思想纷争。从中央到地方,官员纷纷上书反对灭蝗,认为天灾非人力可制,“除天灾当以德”。这其中,以汴州刺史倪若水和黄门监卢怀慎为代表。面对重重阻力,姚崇痛斥反对者是“庸儒泥文不知变”,历数历朝治蝗成败教训,质问反对者“若(对蝗灾)纵之,谷且尽,如百姓何?”在姚崇的坚持下,灭蝗政策终于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仅倪若水治理的汴州一地就捕杀蝗虫十四万担,“蝗害讫息”。
蝗灾的剿除为唐玄宗的施政奠定了基础。此役之后,唐玄宗任用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名臣宰相,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之说便逐渐深入人心。唐代自然也普遍接受了这种说法,认为灾害的发生,乃是因为王道不行因而上天降下惩罚,即狄仁杰所说“政不行而邪气作,邪气作,则虫螟生而水旱起。”(《旧唐书·狄仁杰传》)人们也会将灾害、灾异与帝王失德联系起来。如果执迷不悟,帝王也就失去了执政合法性。因此发生灾难,皇帝往往以“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名义下诏罪己。
晚唐蝗灾
弥天大谎 盛世覆灭
繁华谢幕、国事日非,而唐王朝与蝗灾纠缠的历史却并没有结束。一百多年后的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大唐帝国已是江河日下。中央宦官专权,党争不断,地方藩镇割据,各霸一方,唐僖宗则成天热衷游猎,不理政事,以王仙芝、黄巢为首的起义民众也渐成燎原之势。这年七月,一场蝗灾又一次降临在大唐的土地上。漫天飞舞的蝗群自东向西席卷而来,目标直指京城。史载:“(蝗灾)蔽日,所过赤地”(《资治通鉴·唐纪六八》)。
当此危急关头,负责京畿治理重则的京兆尹杨知至却奏报称:“蝗虫飞入京畿,不吃庄稼,全部抱着荆棘饿死了。”(《资治通鉴·唐纪六八》)如此弥天大谎,杨大人撒得面不改色心不跳。天子盛德,感天动地!以宰相为首的群臣也是竞相朝贺。唐僖宗被吹拍得晕晕乎乎,自然不愿意去鉴别真伪,转过身就去从事他最热衷的马球运动了。
自此灾荒四起,流民遍地。“群盗侵淫,剽掠十余州,至于淮南”,起义领袖黄巢几经转战,入河南,破潼关,最终把唐僖宗赶出了都城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也敲响了唐王朝的丧钟。
安史之乱后,河北河南,乃至两淮等重地皆已成为藩镇割据的国中之国,赋税自输、军队自领、威福自行,在藩镇的骄兵悍将们眼中,朝廷权威早已荡然无存;而中央政局也是一片糜烂,自宪宗开始,以李德裕、牛僧孺为代表的两派朝臣就开始相互攻讦,党争内耗。而皇帝为了巩固权力,在朝臣之外又崇信宦官,甚至将中央禁军的统辖权交给宦官,结果宦官权柄日重,逐渐将皇帝和朝臣玩弄于股掌。唐穆宗以后,几乎每一任皇帝都是由统领神策军的宦官拥立,敬宗、文宗、武宗甚至都被宦官杀害,以皇帝为代表的唐王朝统治合法性自此沦入谷底。
懿宗统治末年,驻守桂林的戍兵们因不满镇将刻薄、归日无期,推举军官庞勋为首领愤然举兵,揭开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屋漏偏逢连夜雨,兵火荼毒的江淮大地此时旱灾大起,蝗灾相继(《旧唐书·懿宗本纪》),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唐僖宗即位后,在权宦田令孜把持下彻底成为傀儡,在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中迎来了“不吃庄稼,饥饿而死”的蝗虫,迎来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大军,也迎来了唐王朝近三百年统治的末日。
一只小小的蝗虫,就这样成为煌煌大唐的伴随者和见证者,浓缩了一代盛世从奋起、承平再到沉沦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