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经济运行冲击明显,部分劳动者在复工后面临降薪。降薪、调薪是疫情下部分企业求生的自救方法,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也是当下大部分企业和劳动者面对危机时共同作出的选择。但也有部分劳动者担忧,有企业拿“疫情”当幌子违法降薪。面对疫情期间的薪资问题,员工期待更多“话语权”。(5月14日《工人日报》)
合理、正确的降薪“姿势”必须建立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今年2月,人社部印发通知,明确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也就是说,协商一致是“合法降薪”的前提。
号召员工共克时艰,企业首先应拿出共克时艰的诚意,将现实困难、应对措施、未来打算向职工坦诚相告,只有争取员工的最大理解和支持,才能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事实上,降薪行为是合法降成本还是故意甩包袱,是共克时艰还是花样侵犯职工权益,公司和职工基本心知肚明。
号召员工共克时艰,企业还要做好未来规划,公开降薪措施的起止时间、补救措施等,防止“永久降薪”或“超标准降薪”,“同患难”后也要“共甘甜”。公司不妨和员工签署相关书面协议,明确企业渡过难关后恢复职工的正常待遇,甚至把之前降的薪酬补回来。但据报道,采取降薪措施的公司大多未规定降薪结束时间或补救措施。
即使是特殊时期,企业降薪也应有底线思维,不考虑职工感受和意见而任性降薪,将会面临法律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舆情风险等一系列风险隐患,最终可能不仅节约不了成本,反而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些企业的降薪行为正试探着法律底线,也考验着职工的容忍底线。
企业越是尊重职工、敬畏法律,越能赢得市场、行稳致远。面对职工对“话语权”和“议事权”的期待,企业主不能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