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火气大?专家开方助您降燥!
春天上火,推荐两款食疗方
中医教你如何灭“春火”
3上一篇 2020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医教你如何灭“春火”

 

春季上火该怎么办?为什么春季容易上火,中医又有哪些“灭火”方法呢?来看中医专家们给我们的提示。

春季上火的4种原因

1、春天阳气上升。春天到来阳气上升,人体内的许多器官积蓄的内热,特别是肝脏,这些内热散发出来后,人体就会出现春燥,导致阴阳失调、新陈代谢失调,加上北方地区此时干燥多风,就容易出现上火症状。

2、饮食。不管是哪个季节,饮食都是导致上火的不可小看的原因。喜欢吃辛辣食物的人往往更容易上火长痘。有些人还保持着冬季的饮食习惯吃辣椒、羊肉等辛辣温补的食物,更是会增加上火症状。

3、春捂捂太久。这是一个人们容易忽视的上火原因,我们都说“春捂秋冻”,春季养生的确需要春捂一段时间,但是当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已经超过15度时,还不肯脱下厚重的外套,还在春捂的话,身体内热积蓄、内火上升,就容易上火了。

4、生活不规律。经常生活不规律的人,身体内分泌紊乱,加上有些人生活压力大,容易上火。

中医教你4个灭“春火”方法

一、防火从口

多喝水。多喝水对身体大有益处,养成喝水的好习惯,能及时补充身体水分,避免春燥上火,最好每天早起能喝一杯温开水,然后再喝一些蜂蜜水。

口舌生疮含姜片。切几片生姜,每天早上放入嘴中慢慢咀嚼,能减轻疼痛。也可以将10克菊花、5~10克金银花,用开水冲泡代茶饮,一周之后就会好转。

绿茶苦丁助排毒。绿茶是清热排毒的好帮手,如果上火现象严重,也可以尝试喝一些苦丁茶,它能用来治疗头痛、牙痛、热病烦渴。喝到无味时,还可以嚼食茶叶。

蔬菜水果不能少。蔬菜水果是最天然的“降火药”,比如草莓、梨、苦瓜、芹菜、冬瓜等。此外,还要少吃辛辣油腻刺激食物,多补水才能降火。

二、按摩4穴位

1、太冲穴

中医认为,肝脏功能主要是“主疏泄、调畅气机”,水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当肝有病变,则气机不调,气滞水停。肝火旺,常表现为口干舌燥、头晕、易怒、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通过按摩太冲穴可降肝火。太冲穴在脚背上,位于大足趾与第二个足趾之间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是足厥阴肝经上穴位。在按摩此养生穴位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

2、合谷穴

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肺不好,容易生痰、口干等,肺“上火”往往表现为牙疼、鼻出血、咽喉肿痛、耳鸣、眼睛红肿、便秘等。按摩合谷穴可降肺火。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穴位,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临床上很多有肺火的患者,按摩和针刺合谷穴,往往会收到较明显的疗效。

3、心包经

中医认为,水液经肺的肃降作用后,还须以心脏为动力,才能随营气循经脉运行于体内。若心火过旺,会出现口干舌燥、心情忧郁、烦躁、失眠、舌尖发红等常见症状。心包经按摩、拔罐或刮痧,都可泻心火。手厥阴心包经,为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心包经。其走向是从左乳上方天池穴,往上行至腋窝,再沿手臂内侧中线,行至左手中指指端中冲穴。

4、内庭穴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液,当饮入的水进入胃后,精华部分会输入到脾,进而输布到全身各处,滋润人体。脾有热时,水液的输布会受到影响,出现口臭、便秘、皮肤干燥、咽喉肿痛、牙痛、腹胀等不适症状。

三、纾解心情

经常动怒的人,肝火旺盛,而春天本就容易肝火旺盛,再生气的话就更容易上火了。所以,情绪容易波动的人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可以找个知心的朋友倾诉,不要憋在心里,也不要对他人大吼大叫。如果生活中压力很大,也要懂得缓解压力。

四、睡眠

一天24小时,而我们要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的基本要求,它能缓解疲劳,保证身体新陈代谢的平衡,让身体更健康,而经常熬夜的人则容易出现上火症状,想要避免春天上火,就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