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
城市“抢人才”,还须“促创业”
家长群“接龙”募捐不可取
中介APP 不能沦为炒作房价工具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城市“抢人才”,还须“促创业”

□ 汪昌莲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各地“抢人才”的脚步却没有放慢。日前,苏州、沈阳、重庆、青岛等城市争相推出各种“福利”政策吸引人才落地,不少地方降低落户门槛,甚至提出落户“零门槛”,对人才提供购房补贴等。落户“零门槛”能否引来“金凤凰”?(4月20日《中国青年报》)

不可否认,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当今大学毕业生,也面临着诸多社会压力,特别是就业创业难,成为阻碍他们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一道鸿沟。从长远来看,落户“零门槛”政策,对人才来说并不是第一位的。真正构筑产业聚集能力,产生核心竞争能力,拿出支持人才发展创业的政策才是关键。这就要求,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注重服务民生,加大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才培养、青年维权等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实为大学毕业生成长成才服务。

可见,城市“抢人才”,还须“促创业”。应积极实施新时期的人才工程,为青年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在实行政策激励的同时,通过创办高技术创业园、实施项目合作等方式,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建立起多层次、多功能的青年人才培养基地。针对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缺技能、缺资金、缺信息”等瓶颈难题,应积极为创业者筹集资金、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助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

单纯靠落户政策,难以吸引到优秀人才,还需要更立体更细致的服务,让人才有归属感、获得感。比如,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各种知识技能培训、相关的经营管理、创业技能技巧、创业政策等方面的指导性服务,在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支持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梦想。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战期和科学技术进步黄金机遇期,如何适合新的发展形势和需要,保鲜其浪漫,持续其激情,需要广大大学毕业生融入建设大潮,用勤劳的双手,共同托起美丽的“中国梦”。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