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
企业复工既要“活下去”更要“活得好”
防范AI技术滥用离不开法律规制
治理“地铁陋习” 需要“两手抓”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3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治理“地铁陋习” 需要“两手抓”

□ 廖卫芳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将于4月1日起施行。新规明确,乘客不得在地铁警鸣铃响时强行上下车,不得携带有严重异味、刺激性气味的物品进站乘车,不得在列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不得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等。(3月30日中国网)

“地铁陋习”不仅有损文明形象,破坏地铁乘车环境,而且极易影响地铁运行安全。可以说,治理“地铁陋习”已是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地铁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交通运输工具,属于一种轨道交通。由于其空间狭小,加之人多、嘈杂、拥挤,因而对乘客乘车的要求相对较高,限制也相对较多。加之,地铁车厢是一个公共场所,这就需要每一位乘客在乘坐地铁时,要时刻记得把“文明”一同带上,让“文明乘坐地铁”成为一种素养,并使之成为城市文明的一个窗口。

就拿“不得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来说吧!在地铁车厢里大声接听手机、大声播放音乐、大声播放视频……等等不文明行为,这不仅是一种严重的“噪声污染”,而且也是对其他乘客的一种不尊重。

因此,笔者以为,要治理类似的各种“地铁陋习”,不妨采取“两手抓”。一方面,需提升广大乘客的“文明自律意识”。通过正能量的传播和宣传,让文明自律意识根植于每一位乘客的心中,自觉做到“不强行上下车”“不在列车内进食”“不外放声音”“不大声喧哗”,从而让“文明乘坐地铁”成为每一位乘客的一种自觉行为。另一方面,需提醒和处罚并用。对肆意在地铁车厢里进食、大声喧哗、大声接听手机、大声播放音乐和视频等不文明行为,地铁车厢管理人员需给予“温馨提醒”,而对于那些“屡劝不改”的乘客不妨采取列入“黑名单”的处罚机制,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倒逼其遵规守法,切实履行公共场所文明公约。

笔者相信,只要“文明”和“处罚”两手抓,就一定能让少数乘客远离“地铁陋习”,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安全、舒适、文明的地铁乘车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