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个人拍卖会”骗局
非常道
别让“招聘忙”变“招聘盲”
微声音
电梯应急电话怎能无人接听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3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别让“招聘忙”变“招聘盲”

□ 贺成
 

转眼又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求职旺季,许多人变得忙碌起来了,骗子们不但趁机打着“招工兼职”的幌子骗求职者的钱,甚至还把用人单位当成潜在“客户”。昨日,厦门警方发布招工诈骗典型案例,并揭秘骗子招工“三大套路”,提醒找工作、招工的市民千万别“盲”,一定要认清诈骗套路,小心防范招工季存在的诈骗陷阱。(2月28日《海峡导报》)

留心警方发布的一些案例,再结合警方的一些提示,我们就不难发现,实则不断翻新甚至是升级的骗术背后,变化之中都有一些不变因素,比如“高薪”招聘的背后是“保证金”,而招个“大厨师”要先付房租路费,这明显是利用了老板的过急心理。

可以说,一些求职者甚至用人单位屡屡被骗,就是缺乏对警方公布的一些案例的留意。甚至,有人看到警方友情提示,非但不以为然,不去举一反三,还嗤之以鼻,视友情提示为苍白之举。

当然,要避免“招聘忙”变“招聘盲”,除了去除一些自身的麻痹习惯,以及一些与身俱来的贪念,培养起留心案例的习惯,以及凡事多点“心眼”的习惯,同时还需要培养起起码的法制观念,以及增强一些法律常识。

比如,在警方揭秘的三种招工套路中,“上班先交体检费”这种类型,稍微有点法律常识的人就知道,这种招聘本身就不合法。《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殊不知,现实中类似这种招聘不在少数,比如要求交一定的报名费、培训费等。

实际上,随着社会逐渐文明,以及法治对各领域的渗透,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程序基本上都规范起来了,而招工单位招工也有了相对规范的渠道和平台,只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只要凡事都按规矩办事,在忙中保持应有的冷静与清醒,别人身上的闹剧和悲剧就不会在自己身上重演。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