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得看好“熊孩子”
非常道
治理“小广告” 也需要“大智慧”
工资保障立法,需强化“欠薪入罪”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治理“小广告” 也需要“大智慧”

□ 丁恒情
 

门头上、门把手上,干干净净的入户大门却被东一块西一块的小广告贴成了“大花脸”。在记者走访中,入户门常有小广告“傍身”,让不少业主苦不堪言,而物业、社区均没有很好的办法让小广告“断根”。“牛皮癣”究竟该怎么破?(1月21日《春城晚报》)

针对小广告泛滥的问题,近几年很多城市都想了很多办法,同时也下了不少功夫进行治理。就拿昆明来说,对张贴小广告行为已经明文进行禁止:《昆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明文规定,不得擅自在城市道路、广场及户外的公共场所散发各类广告及宣传品;《昆明市户外广告管理条例》亦禁止在公共场所、建筑物、构筑物、公共设施上乱发、乱贴、乱涂、乱挂各类信息。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每个城市都有类似的规定,但由于该行为流动性极强,再加上市场需求、利益驱动、违法成本低等因素交织,还是无法让小广告真正“断根”。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治理“小广告”也需要“大智慧”。通常情况下,小广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服务信息,比如开锁换锁、家电维修、教育培训等;另外一类则是虚假诈骗信息,比如办假证、治性病、卖迷药等。对于第一类小广告的治理,“痛下杀手”肯定不现实,关键还是要从方便居民生活需求出发,做到规范管理、正确引导,比如可以在居民生活区内定点设置公用信息栏,为便民服务类信息提供发布空间;而对于第二类小广告的治理,必须坚决铲除不留情面,这就需要执法部门与社区、物业、小区居民等形成联动,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从快从严从重予以打击,提高其违法成本,从根源上清除其赖以生存的土壤。

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把精细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小区,从铲除小广告、清理脏乱差等细节入手,坚持疏堵结合、多管齐下、久久为功,为居民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这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