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一 盈利回升源于结构,更持久
自2016年1月底上证综指2638点以来,推动市场震荡中枢抬升的核心动力已从流动性切换到基本面。
从结构上看,价值和成长、大盘和小盘风格表现迥异,本质上源于盈利和估值匹配度的差异。从主要指数角度看,2016年1月底至今涨幅最高的是上证50(50.5%)和中证100(51.7%),其次是沪深300(39.6%)和上证综指(22.0%),最后是创业板综(-5.1%)和创业板指(-10.6%)。
结构优化比需求扩张驱动的盈利改善周期更为持久,这从美日历史经验中可以得到佐证。
特征二 机构资金占比提高,更平缓
从A股自由流通市值分布看,2017年三季度散户投资者占比42%、一般法人占比27.5%、国内机构投资者合计占比19.5%、中央汇金和证金公司等占比5.5%、R/QFII占比2.1%、陆港通北上资金占比1.4%。
展望2018年,市场有望从类似春天的良性震荡,逐步走向类似初夏的慢牛,国内机构投资者、外资有望成为市场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公募基金、保险、社保(含养老金)、银行居民养老型资金预计将分别带来入市资金约1000亿元、2900亿元、500亿元、700亿元。从中长期看,外资有望给A股带来每年约3000亿元增量资金。
特征三 中国自主品牌崛起,龙头化
目前,国内各行业龙头估值正在逐渐与海外龙头接轨。周期板块中,除有色以外,大部分周期行业龙头股估值低于海外龙头,但盈利能力更强。消费板块中,A股消费龙头估值已经与国际接轨,略高的估值匹配较高净利润增速。科技板块中,中国科技龙头股估值更高,但盈利能力更强。金融板块中,A股银行龙头股估值明显低于海外银行股,而券商、保险龙头股估值高于海外。
2016年以来,A股龙头崛起的宏观背景即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比非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更强,这为2016年1月初以来A股龙头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本面。可预见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龙头公司业绩将持续好转。 ▋海通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