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银高科 起诉“中植系”
“杏花村”之争5年前一锤定音
3上一篇 2016年4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杏花村”之争5年前一锤定音
网络又炒“杏花村”,“杏花村”属池州无争议
□ 星级记者 刘海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千古名句引发“杏花村”的村籍之争,其中以山西汾阳和安徽池州的八年博弈,最为引人关注。

五年前,北京高院终审判决,杏花村旅游商标落户池州。今年清明节期间,针对网络上重提杏花村归属地之争,池州杏花村方面表示,“杜牧笔下的杏花村在池州,这一点无论谁也改变不了。2010年判决以后,五年来再无争议。”

杏花村在池州? 一首诗一部书是明证

晚唐诗人杜牧因作《清明》诗句,让“杏花村”名声大噪,一度成为“抢手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以“杏花村”命名的地方至少有20个,著名的有山西汾阳“杏花村”、安徽池州“杏花村”、南京城西“杏花村”、山东梁山县“杏花村”……

谁才是正宗的杏花村?池州有关方面给出众所周知的理由是,杏花村位于池州西郊,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于公元844年出任池州刺史,写下脍炙人口的《清明》诗,使得地处杏花春雨江南地的杏花村名扬天下。此后,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饮酒赋诗,寻踪怀古,杏花村十二美景诗文载道,伴随黄公酒香飘四海、饮誉天下。

此外,据池州杏花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纪永贵介绍说,清朝康熙年间,池州有一个人叫郎遂,他编了一本书,叫《杏花村志》,这书编成是康熙24年(公元1685年),这本书一共12卷,把杏花村的历史、风物、文学作品以及杏花村相关的东西全部编进去。

晋皖八年之争北京高院一锤定音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多地就“杏花村”的归属争得面红耳赤,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山西汾酒集团与安徽杏花村旅游公司对“杏花村”商标的使用权及归属问题存在争议长达8年,最终对簿公堂。

2001年5月28日,安徽杏花村旅游公司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杏花村”旅游服务类商标注册。

2010年1月28日,山西杏花村汾酒公司向北京市一中院提起诉讼,将国家工商总局商评委告上法庭,而安徽杏花村旅游公司列为第三人。法院开庭审理后,于6月28日作出判决:维持商评委作出的裁定。山西杏花村汾酒公司不服该判决,于2010年8月25日向北京市高级法院提起上诉。北京市高级法院于10月8日开庭审理了此案,10月15日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至此,外界普遍称杜牧笔下的“杏花村”从此一分为二,“酒”在山西,“玩”在安徽。

杏花村旅游商标属池州 判后无争议

清明节期间,有媒体重提晋皖鄂三省杏花村之争,让本已尘埃落定的事情再起波澜。4月5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联系了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景区。

针对网上重提杏花村商标归属地之争,该景区一位周经理表示,“我们一开始申请的就是旅游服务类商标注册,实际上,从2010年北京高院终审判决后,外界就没有争议了。而且,山西杏花村汾酒公司董事长还来我们池州杏花村考察访问过,谈得也很愉快。至于湖北麻城,那是后来加入的,他们争杏花村没有什么说服力和竞争力。”“杏花村的旅游商标是池州的,这一点无论谁也改变不了。”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曾表示。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