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
我的孙子石头已经三周岁了,幼儿园不远,就在我们住的小区里,孙子上的是托班。新学期开学不久,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一是,每个小朋友带一盆花草盆景,放在走廊里供孩子们观察、浇水;二是,带一个家里缝制的沙包,做游戏用。我和他奶奶到处找干净的沙子,洗淘干净、晾晒后,用两层布装袋缝沙包。看着他奶奶装沙缝沙包时一针一线,密密的针脚,恐有沙子漏出来,神情专注,大有含饴弄孙之态,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母亲给我缝制毽子的情景……
我是一九五五年上的学,像我的家庭:兄弟、姐妹六人,还有爷爷,一家九口人,能吃上饱饭,冬夏有衣服,不挨冻就算不错了,除上学交学杂费之外,还向父母要钱买玩具是不可能的。况且,学校的课间活动也就是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拍皮球。当时县城里的小学体育课上,教具也只有几根跳绳,几个皮球。市场上是买不到毽子的,都是自家缝制带到学校里的。各家带去的毽子各式各样,花布、黑布、新布、旧布,毽子的羽毛更是五彩缤纷,而我带去的毽子无论是花布,鹅毛管,羽毛,还是在做功针线上都算是最漂亮的。
做毽子的材料主要是四件:铜钱、布、鹅毛管(鹅翅大羽毛)、公鸡羽毛。我们家饮食上有不吃大肉的习惯,逢年过节只买鸡、鸭、鹅、雉,所以,做毽子的材料很充裕。买鹅,家里就有鹅毛管。买公鸡,家里就有好看的羽毛。那公鸡宰杀后,在开水烫之前,把公鸡的鸡脖和尾巴上鲜艳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下来,保存留用。铜钱是不可缺少的,要用最好的,像“光绪通宝”那样的铜钱。“大跃进”之前,在我们的小县城,好像家家都有为数不多的银元、铜钱。母亲缝制的毽子恐怕磨损快,用的都是做衣服裁缝剩下的零碎布,而且是新布,像花线呢、直贡呢、格子呢,既结实又好看。是蓝布就用白线,是花布就用黑线,还有黑布用红线。把铜钱、鹅毛管缝好后,要把毽子底部剪成圆形,还要用针线缝好。我年龄小,不懂针线活,但我知道,母亲缝的毽子底,那包铜钱的圆形布的圆周,是用针线走出一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连接而成的图案,耐看、经用。最后插上公鸡的羽毛,排列成均匀的圆周,一个漂亮的毽子就成功了。
我拿着母亲做的毽子到班上去,同学们都羡慕我,羡慕我的毽子;羡慕毽子上那漂亮的羽毛;羡慕毽子上的花布;女同学居然羡慕毽子上那母亲细腻的针线活,针脚密密麻麻,分量不轻不重。我的毽子踢得不好,那“抽、跳、环、剑、丝”几个招式踢得也不地道,但我拥有一个妈妈做的最漂亮的毽子,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母亲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我也是有两个孙子的年近古稀之人,可当我一看到孩子们踢毽子,或者路过卖玩具的小摊卖毽子,我都会想起儿时母亲为我做的毽子,那是我心中最美好的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