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有色眼镜 看“地铁哺乳”
“花5000万画两只鸟” 该谁反思?
匿名慈善的担忧与高调慈善的争议
非常道
“人肉占位”很悲情却无助解决“停车难”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匿名慈善的担忧与高调慈善的争议

□张松超
 

浙江宁波好人“顺其自然”17年来每年都会在11月末或12月初献出自己的爱心,今年也不例外,善款如期而至。宁波市慈善总会于27日上午收到了署名“然顺”的挂号信,里面有85万元的汇款单。(11月29日《福建日报》)

匿名捐赠17年,这种行为真的令人敬佩,捐赠人“顺其自然”可谓是满满的正能量。与部分人和企业的高调慈善行为相比,舆论对这种匿名捐赠行为,基本上都是持赞赏态度的,这也足以突显出人们对于慈善行为选择的倾向性。

只不过,在为“顺其自然”点赞的同时,人们也存在着对匿名慈善的担忧。既然捐赠人选择匿名的方式来捐赠,多数情况下便不会主动去关心自己捐款的流向,那么在善款使用不透明的情况下,人们就极易对善款的去向表示担忧。在这里,尽管宁波市慈善总会已然公布了善款用途,但放置于这个慈善事业的大背景下,匿名捐赠并不是个案,那么如何来监管这些善款的使用,确实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不难发现,匿名慈善同样会引起争议,只是其争议的点,停留在了信息公开的层面上。

相对于匿名慈善来讲,高调慈善引起的争议还要大。因为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氛围中,人们纷纷怀着一种诛心之论,来猜度捐款人的动机,认为其中存在着追名逐利的成分。但对于高调慈善的支持,人们却又觉得这种行为,再不济也做到了慈善的公开透明。

其实在西方国家,不管是匿名慈善还是实名慈善,都没有像中国这样会引起如此之大的争议。之前比尔·盖茨退休后,将5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全部捐给名下的慈善基金会,对此,西方的媒体关注并不多,反倒是中国的媒体对此大肆褒奖。这就足以证明中国人的慈善理念并不成熟,但也要看到,在很大程度上,这种不成熟却源自于慈善环境的不健全,让人们对于任何一种慈善行为,都不能完全心安。所以,国人的慈善理念,真的还需要健全的慈善制度来呵护。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