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模式”诠释“合肥效能”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合肥范式
下一篇4 2015年1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合肥模式”诠释“合肥效能”

□ 许桂宝 李宏卓 黄守强 刘冰 张瑞稳
 

目前,我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各地在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中暴露出不少突出问题:各类交易市场分散设立、重复建设,市场资源不共享;有些交易市场职能定位不准,运行不规范,公开性和透明度不够,违法干预交易主体自主权;有些交易市场存在乱收费现象,市场主体负担较重;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和监督职责不清,监管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剧了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不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亟需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以解决。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有利于防止公共资源交易碎片化,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监管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促进公共资源交易阳光操作,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推进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

8 年来,合肥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不断推进,交易手段不断创新,交易范围和领域逐步扩大,交易制度、交易秩序和内部管理日趋完善。截至 2015年 9 月,累计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 35551 个,实现交易金额 7118.82 亿元,节约和增值资金 2204.13亿元。2014 年全年服务各类交易项目 5221 个,总金额 1504.79 亿元,节约资金和增值资金 509.4 亿元,与2013 年相比,项目数增长 21%,项目金额增长 50%,节约和增值资金增长 102.8%,创招投标体制改革创新和统一市场运行以来的历史新高。服务项目数量和规模两项指标超过全省 15 地市总和,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前列,位于全国省会城市上游。规范的操作和透明的信息保证了市场的开放、促进了良性的竞争秩序,吸引了中建、中铁、中交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参与合肥城市建设,不断提升了合肥城市建设的水平。

8 年来,合肥公共资源交易的业务范围已从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拓展到公共资源交易的全领域,包括文化产权、环境能源、农村综合产权、各类特许经营权转让、法院系统涉诉资产处置,吸引了大量外省市及国家、省部重点建设项目进场交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的市场运行体系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实现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发生,先后得到了中纪委、监察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法制办、住建部等国家部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关注。2014 年 9 月,项目招标投标的“合肥模式”入选麻省理工、斯坦福、中科大创新教学计划的经典案例。

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整合共享资源、统一制度规则、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整合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出让、环境能源、文化产权、农村产权等九大领域公共资源,以投标单位管理为中心,对招投标各方主体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构筑了一个公正高效、规范有序、综合开放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完全符合国务院《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真正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的法制化、规范化和透明化,全面提高了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经济效益突显、社会效益明显、生态效益彰显,业已成为区域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先行先试典范。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