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自己还活着” 必须做到人性化
用更多“最美姿势” 纾解医患“最深误解”
非常道
微声音
下一篇4 2015年9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证明自己还活着” 必须做到人性化

□樊树林
奇葩证明 王恒/漫画
 

9月25日上午,家住陕西西安大学东路22号建行家属院的王老太向记者说出自己憋了一肚子的委屈。“70岁的老人每个月有50元的高龄补贴,我每次去办手续都要受一次打击。每次都要我们证明自己还活着,这样做真的太不人性化了,都不想领那个补贴了。”王老太说。(9月27日《华商报》)

王老太所说的高龄补贴是指西安市给老年人所发的福利,按照该市制定的标准:70~79岁每人每月50元,80~89岁每人每月100元。尽管钱不多,但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无疑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德政工程,得到老年朋友的拥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就是因为需要“证明自己还活着”这一前置程序,让很多老年人觉得有些残忍,特别是对于那些风烛残年的老人而言,每一次证明都需要很大的勇气,以至于部分老年人打算放弃这个补贴。

毋庸置疑,为老年人发放补贴,确实需要证明他们还活着,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各地的确存在老人去世,家属依旧冒领补贴的情况。但是如何用人性化的方式来证明他们还活着,在“互联网+”时代,在通信工具日益发达的今天,也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切实考虑老年人的心理需要,在由季度审核变为年审核,并简化手续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科学有效和人性化的方式,将工作做到老年人的“心坎”上。

首先要突破信息“孤岛”,尽快将殡葬机构与发放补贴机构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用信息现代化来填补这一“割裂”地带,这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目前,技术条件方面应该早已具备,关键是尽快启动这一“程序”。其次,在手机等通信条件已入“化境”的年代,儿女完全可以通过照片、短视频的方式,将老年人的信息进行传输,以便复审。第三,当今很多社区都属于网格化管理,复审的前置性条件完全可以委托社区网格员进行。毕竟他们对每一个小区里的老年人情况了解,完全可以实现“代办”服务。

为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是好事,但好事需要办好,就必须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才能得到他们的满意,政策的实施才会收到良好效果。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