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救命药”重出江湖 不能只靠市场
月饼“素颜面世”是市场理性回归
非常道
大学军训标语 应该文明有品位
“折腾”文物的错 别只顾怪游客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9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折腾”文物的错 别只顾怪游客

□贾志勇
 

前日上午,南京市民徐先生在南京中山陵风景区明孝陵石象路上,发现一位美女骑在文物上玩自拍,不停地变换姿势,忽而坐着、忽而仰躺着,折腾近5分钟,觉得十分不雅。(9月15日《扬子晚报》)

从媒体曝出情侣在故宫300年铜缸上画心刻字秀恩爱,到美女骑明孝陵600年石象背上摆姿势玩自拍、发朋友圈,游客的这些不文明行为,遭遇到的是网友一边倒的谴责、非议。笔者以为,“折腾”文物的错,别只顾从游客身上找。景区管理单位或部门,也该反思,来一个扪心自问。

首先,管理是否规范到位,是否最大限度给予了游客对文物的知情权。比如在文物旁是否设置了警示性或提示性标识,如是否有禁止游客涂抹、刻画、攀爬字样,是否设置护栏,切实避免游客触摸、踩踏,甚至是否在重点部位安排景区管理人员,及时提醒游客等等。因为游客到生疏景区,一般对景区的文物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辨别,不知道怎么对待某一文物,甚至不知道该物品、景致是否属于文物。那么游客在游兴、好奇心的驱使下,难免会出现涂抹、触摸、攀爬文物等无意识行为。如为了观赏某一景物,轻易就攀上身边的某一文物。

其次,是景区对游客的数量控制、服务管理是否到位。如果一个景区本不具备接待足够多数量或流量游客的能力,却一味追求利润,致使景区人满为患,处处拥堵,服务更缺乏足够的温情与善意,这只会给游客心里添堵,那么游客对景区定难有好感。在这样的心情或情绪控制下,自然妄谈对景区文物的保护和关爱。感觉当次旅游不是物有所值,心有怨气,不爱惜文物,甚至借文物撒气,都极有可能。

基于此,景区文物被“折腾”、遭毁坏,过错不能片面让游客一方来担,文物保护、维护的第一责任,必须划定给景区管理单位。厘清了这一点,才能规避“破窗效应”,从根本上构建起旅游文明,游客才会受景区历史文化氛围的感染熏陶,才会积极配合景区,让一切行为习惯文明起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