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道歉的赔偿 不是“真赔偿”
微声音
“公厕冲水者不足三成” 不只是道德议题
“回炉”读高职真相别是一锅粥
质疑作文真实性 也是成熟表现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质疑作文真实性 也是成熟表现

□堂吉伟德
 

近日,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泪》在网上走红,这个只有12岁的四川凉山姑娘也受到多方关注。8月5日,当地政府部门走进小女孩的家,详细了解其家庭状况。记者了解到,在父母去世后,木苦依五木每月都会领取678元的经济补助,其家中的兄弟姐妹也都是同样待遇。(今日本报17版)

贫困是一种可怕的生存状态,处于贫困中的孩子更值得关注。然而,关注贫困和弱势,需要真实的情况反馈与情感表达,若非如此,那么善心就可能被利用,而贫困也会沦为被炒作的工具。得益于媒体的关注,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网友称为“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获得捐款超过80万。很显然,《泪》这篇作文的煽情性和感染力确实强大,也正是因为此,透过作文的内容去求解事实真相,其实并非“冷漠”与“麻木”,而恰是一种慈善理性的表达。正如有记者调查后发现,孩子缺乏的不是金钱,而是心灵的关注。

关注和解决贫困,除了物质上的捐款之外,更多还要着力于精神层面。物质上脱贫并不难,而精神脱贫却相当不易。了解到贫困地区究竟需要什么,贫困地区的孩子最缺什么,慈善才更有针对性,爱心也才不会用错地方。

从这一点来说,质疑作文的真实性其实并非坏事。因为通过争论与讨论,可以让公众有更多的机会窥探贫困地区儿童的心理状况。

眼下,个体的爱心很容易被利用,根本上讲还是慈善环境的成熟度不够,公众缺乏质疑精神和判断能力,不能做到去伪存真的自我鉴别。因而,对任何反常的行为给予怀疑,并由此探问真相,表面上是对慈善的伤害,事实上是对慈善的保护。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